,所以大唐皇朝,道门修士是绝对主流,就连军中武将,进士及第后为官的儒生,也多是修炼道门真法。
李晔继续道:“再说,当世也不是没有人触摸到名将境界。那位,现在不就在长安城?”
李俨想了想:“你是说在河西、西域击溃吐蕃、回鹘大军,以一己之力克复河西、西域十一州之地,如今归朝受封的前归义军节度使,司徒张议潮?”
李晔点点头:“当世除了张司徒,不会有第二人有机会成就名将境界。”
李俨叹了口气,忽然变得有些伤感,不无感慨道:“若是张司徒一直镇守河西,或许真能成就名将境界。但他如今受诏归朝,已是闲居长安城,纵然眼下已经触摸到了名将境界的门槛,但离了沙场军伍,怕是再也没有机会更进一步了。”
说起张议潮,李晔不由得想起大唐的边疆形势。
大唐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因为中原军队腐化不堪,不能阻挡乱兵,所以朝廷被迫抽调精锐边军靖难,因是河西、西域防备空虚,吐蕃、回鹘等异族趁势兴兵,四面侵入西域、河西之地,大唐边军在朝廷无力派遣援兵的情况下,以极度劣势的兵力,血战数十年,最终弹尽粮绝、将士死绝,河西、西域便被吐蕃、回鹘等族瓜分占据。
先帝宣宗在世时,励精图治,在安王等一批贤臣的辅佐下,将大唐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是藩镇畏服、边患消弭,大唐呈现出中兴之象。
也是在这时,生长于河西沙州的将门子弟张议潮,打起了驱逐吐蕃、复我河山的大旗,先战沙州再战瓜州,创建归义军,浴血拼杀数十年,克复十一州之地,于是在十年前,呈各州图籍于长安,向朝廷报捷。
咸通八年,皇帝李漼下诏,召张议潮入京,加官进爵。
张议潮由此闲居长安城。
李俨忽然道:“自安史之乱后,藩镇跋扈、边患四起,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只分程度严重不严重而已。听说,回鹘得知张司徒闲居长安不归,又开始向归义军用兵,伯父没于淮南后,南诏的兵马,也有了向蜀中、岭南蠢蠢欲动的迹象。”
李晔沉默不语。
先帝宣宗在时,大唐中兴,国势强大,所以边疆异族畏惧皇朝,各地大唐百姓心向朝廷,因是张议潮也能顺势起兵,收拢疆土。
但现如今的大唐皇帝李漼,却是昏庸无能,纵情享乐,不理政事,信任奸佞,所以大权为宵小所把持,朝政昏暗,于是边患再起,藩镇多有兵变之事,国中乱贼无法禁绝,大唐的天下,遂有末日将临、大劫将至的迹象。
“算了,不说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