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视呢!”
徐金凤和宣珍珠都反对,好不容易上电视,肯定要好好打扮的。
“明天是拍干活,不是拍奶结婚,要穿得像劳动人民!”
唐念念认真解释,穿得那么洋气,哪像是干活的人,太假了。
唐老太拍了下脑门,果断换上了旧衣服。
唐念念又让唐建树去通知那几户人家,别整得太隆重,比平时穿的稍新一些就行。
第二天一大早,村里人都早早起来了,大家说话都比平时的嗓门低了一个调,村里嗓门最大的悍妇,叫老公孩子吃早饭时的声音,比她新婚时还温柔些。
平时走路风风火火的女人们,都变成了春风摆柳,村里的男女老少们,都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节奏,等着电视台的到来。
电视台直接从省城开车过来,到达唐村得九点左右。
按照唐念念的安排,村口的老黄牛和斗笠老翁早在石桥候上了,洗衣服的妇人们,早早就换上了最喜欢的花棉袄,抄着棒槌在河边等待。
地里的男人们,也提着锄头,时不时翘首张望。
石桥上的老翁已经抽了三袋烟,第四次往水烟筒里塞烟丝,一声尖利的口哨声传了过来。
这是村里人约好的信号。
唐九斤担当了信号员,爬上村里最高的老樟树,看到远处有小汽车来,就打唿哨报信。
“来了来了!”
大家就像是突然点击了播放键一般,一下子动了起来。
女人扬起棒槌,用力地敲击着衣服,水花四溅,男人挥起高高的锄头,一锄头下去,一大块泥土挖了起来。
石桥的老翁不塞烟丝了,将烟杆挂在腰间,虚空扬了一鞭,老黄牛慢悠悠地动了起来,它要走过石桥,去对面岸上的草坡吃鲜嫩的草。
九斤从树上哧溜滑了下来,和小伙伴们在老樟树下玩耍,嬉笑声清脆悦耳,旁边还有几个老太太和老大爷,提着火囱,挨个贴着墙坐着晒太阳,顺便唠唠嗑。
一切都照常,只是人比往常新了不少。
电视台的车子开到了村口,章舅舅打开窗子,看到了这幅美丽温馨的景象,让司机赶紧停车。
“这一幕拍进去,太美了,用作片头!”
不止章舅舅,电视台的其他人也是这样想的。
“那个像炮筒的东西要干啥?慌兮兮的。!”
“肯定不是放炮,怕个屁,念丫头说和平时一样!”
“你们别看那个炮筒,赶紧洗衣服!”
几个妇人都是第一次见摄影机,不知道章舅舅是在拍摄,有点慌,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