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那边却毫无嘉奖,显然皇帝对他们已是十分不满。
都尉司上下,此时都是忧心忡忡。
要知道,没有消息,往往是最坏的消息。
他们是皇帝走狗,负责监察天下,闹出这么大的事,全部被责罚处理,也并非不可能。
想到这儿,赵显达又继续查看手中信笺。
“正月二十,刚从播州离开的朝廷大军,又转道前往成都,镇压叛乱,安抚灾民,数百名卫所将官被拿下,押送京城处理…”
“成都附近卫所的兵马,全都受到调令,被派遣前往闽南,陕州卫所扩充兵马,且调遣部分进入蜀中…”
看来,朝廷已借机削减蜀王权柄。
那位五郡王萧景洪,因为帮助平乱,已被正式册封为成都王,封地缩减为一城。
即便如此,朝廷也对蜀王一脉不再信任。
这些都在预料之中。
京城那位皇帝,甚至会借着此事发难,再次削弱各地藩王职权。
但把蜀中的兵,派往闽南做什么?
赵显达若有所思,想起了之前看过的简报。
东瀛攻伐三韩之地,加上内部一统,沿海倭寇横行,加上到处乱窜的红毛番海盗,时常袭扰沿海。
莫非,是派去打仗?
赵显达微微摇头,继续分析剩下的信件。
此事过后,蜀中军权肯定会有外人接手,而且不会削弱,毕竟还要镇压防范藏地和西南。
他关心的,是另一件事。
成都府的事,还远远没结束。
九鼎出现,引发动荡,朝廷那边已经下令,禁止谈论此事,不可让消息外泄。
但有些事肯定拦不住。
百姓或许不在意,但那些心怀叵测者,必然会更加关注此事。
涉及神州气运,王朝根基。
这就是他们脱罪的机会。
也是他更进一步的希望…
想起李衍告知的情况,赵显达又从旁边取出更多资料,堆放在书桌上。
这些资料,有的已经发黄变脆,虫蛀鼠咬,那是大宋和前朝关于鬼教的记载…
有的则非常新,是各地异常事件。
按理说,这种事都归执法堂管,但赵显达却对他们的能力很怀疑。
执法堂都是玄门中人,或许懂得术法,战斗力更强,但论查案,跟他们比还差得远。
想起李衍说的事,赵显达便心中发寒。
卢生这种人,不止一个!
赵长生,或许就是他们的牵线人。
俗话说少不入蜀,老不出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