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鞋子倒放着,使小鬼误认为没人。”
“百姓不仅不怕,还有人半夜到到野地里观‘鬼火’,俗称‘看灯’”。
李衍听罢顿时无语,“好嘛,胆子确实够大。”
金眼冯苦笑道:“正因多年来都没出事,老夫才没往那方面想。不过这邙山,自古以来却有诸多奇事。”
“相传当年老子曾在邙山炼丹,所以唐龙朔二年时,高宗便诏令邙山建造上清宫,用以镇鬼同时祭祀祖师。传说当年上清宫建成后,高宗下令设坛祭神,邙山上空白日显蜃景,高宗闻之大悦,称之为吉兆。”
“若只是一次便罢了,多半是洛阳官员拍马屁,但却不止一次。”
“仪凤四年,高宗携武后来邙山祭祀,同样出现了蜃景,且看到老君降临…”
李衍眼睛微眯,“上清宫做的手脚?”
“或许是吧。”
金眼冯摇头道:“反正经此一事,上清宫成了李唐皇家道观,道门风头压过了佛门。”
“待到天宝年间,邙山又出巨蛇,高丈余,长百尺,高僧善无畏叹曰:‘此欲决水注洛城’,以天竺秘法将蛇咒死,玄宗听闻亲自相见,佛门又起了一头。”
“海市蜃楼和巨蛇,便是邙山有名的奇事,徐福那件事,则知之者甚少。”
李衍闻言,顿时没了兴趣,“多半是佛道两家争雄施术。”
当时的洛阳乃大唐神都,天下玄门高人汇聚,各种斗法的事情流传千古。
那时候,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密宗三大祖师聚首。
一行法师、净土宗慧日大师、吐火罗国明教大祭司、骊山姥姥、邢和璞、蓝采和、罗公远、叶法善、翟乾佑……随便挑一个名字,都是能震惊玄门的存在。
更别说还有一些隐世奇人,比如在蜀中至今没踪影的“灰僧”,还有和墨家矩子暗中弄出蒸汽机原型的武攸绪。
那是个玄门璀璨盛世,但依旧挡不住滔滔大势。
就如现在人道变革,玄门正教也提心吊胆。
想到这儿,李衍也没了打听旧闻的心思。
不知不觉间,他们也跟着祭扫的人群,到了邙山之上。
山腰间,随处可见盗洞密布,新翻的黄土间散落着湿透的纸钱。
“天杀的贼人!”
扫墓的百姓见到,都忍不住纷纷怒骂。
李衍一行人,虽经过遮掩,但气质却难以掩饰,还是被附近百姓认了出来,纷纷投以警觉和厌恶的目光,显然也把他们当做了盗墓贼。
众人不愿多事,加快脚步上山。
山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