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供应商那边的订单问题处理,可以说给马方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员工当初也是人心惶惶,不少员工甚至以为公司会破产倒闭,担心他们的饭碗。
“变革期总是痛苦的,只有质量提上来了,生产效率提升了才能更好的发展,咱们度过了最难的阶段,往后只会是越来越好。”
“是啊,尉来进驻不到一年的时间,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有了显著的改善,整个工厂的面貌焕然一新。”
“所以,我们的十万目标不远了不是吗?”
任何一家车企,十万辆销量都是第一道坎,宝腾要想复兴第一目标肯定是冲击10万辆销量,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嘛,先过了10万辆年销量再说。
一番视察下来,直到结束檀锦程都还是兴致勃勃。
“哈哈,宝腾的变化倒是有点像咱们尉来刚刚成立之时的样子。”
尉来刚开始也是走的收购之路,无论是扬子汽车还是长风湘城的生产基地,不管是生产规范还是质量标准那都是一塌糊涂,别看是国企,但说是个草台班子也不无为过,不然也不至于混到快倒闭了。
国内那些老国企的员工,很多还是上世纪的思想,想要改造他们,那难度可是一点都不低呢。
“可不是嘛,不仅仅是员工改造,供应商也是这样,国内供应商不缺订单,加上我们名气不显,那会儿可是牛气得不行。”
已经赶回来的杨亮是老人,他当初在国内就是跑供应商的,利帆那种破质量,每年都能卖出去大几万辆,产值几十亿,可见爆发期的市场有多恐怖。
零部件供应商根本不缺订单,一些没有太长远规范的零部件供应商与主机厂商根本就是随便糊弄糊弄,反正这钱好赚得不行。
马来市场较小,凭借着宝腾在马来的地位,杨亮折腾供应商的难度可比在国内要低很多。
谁都不想失去有大背景还有大资金支持的新宝腾,拿马来本土零部件公司phn来说,他们为了取得新宝腾的订单以及扩大市场化,为此还引进了尉来在国内供应商拓普的技术支持,双方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东盟每个国家除了税制不同之外,在零部件国产化方面的要求也不同,拿马来西来来说,他们对于整车的零部件国产化比例要求只要达到16%即可。
而我们在刚刚发布的2025仲国制造当中的要求是40%,一部分车型以及零部件的要求是25%,低于这两个数据不管你在哪里生产的就算是进口车。
这就是强势市场的牛逼之处,想要在我们这里赚钱,你就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