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英联邦和美利坚,都在这里设有领事馆。
其他还有法兰西、荷兰、德意志、丹麦、瑞典、挪威、奥匈、西班牙、比利时等9个国家。
其中一部分建在汕市外马路。
其中荷兰成为第一个到汕市设立领事馆的国家之一。
荷兰驻汕领事馆于1864年设立,位于汕市外马路。他们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廉价劳工——猪仔。
绝大多数时候,人本身都是一种珍贵的资源。
妈屿岛长650米,宽640米,岸线长2.3公里,由岗岩构成。
0.2平方公里的妈屿岛,在这个年代已经聚集了各类与西方相关的机构。
3小时左右之后,亨利和大金飞到汕市至平路和铜山路头附近的上空100米处。
在汕市妈屿岛设立的潮海关于1865年迁至铜山路头,税务司后来也建在附近。
在至平路及其周边则分布着大大小小29家猪仔馆。
这些猪仔馆招牌林立,亨利只是盘旋了两圈,就看到宝华兴、裕顺安、元兴、吉昌、东兴、南安、华商、顺风、益祥、源发、田记、白皮、昌兴、金华泰、广应春、长发祥、高发来、宝贵、新顺兴、福源、亨泰、鲁麟等等。
他们打着合法招工的名义,诱、拐骗华人充当西方殖民开发的苦力。
这些猪仔馆实际经营者大多数是华人,为这些客栈、旅馆服务的大、小“猪仔头”,更是基本如此。
他们携带巨款深入潮汕内陆乡村,利用本土优势诱骗村民当出洋劳工。
那些洋人则往往以各种高大上的洋行身份出现。
现在最猖獗的就是英、荷洋行。
操作手法一般是各国洋行接到东南亚等地区交来的购买“猪仔”订单后,便委托猪仔馆办理。
猪仔馆再付款给贩卖人口集团,或猪仔贩分别到各地活动,用欺骗或暴力手段,搜括一批壮丁入猪仔馆。
受强迫或被诓骗到汕头的“猪仔”多在客栈内被限制自由,一般都是签订“赊欠旅费”的卖身合同后,以“赊单工”的方式运到星加坡、槟榔屿两大集散港,再视其情况留下或转口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
到了猪仔馆以后,猪仔如果不愿意去南洋或者美洲,看守就会拿木棍打,用木板夹,
或者将猪仔关到大便坑里面,让其目睹别人大便。
又或者将猪仔捆起来用皮鞭抽打。
皮鞭一般是用四条,有的皮鞭上还带着刺应。
最终猪仔一般都扛不住而签下卖身契。
真有宁死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