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挟部众、百姓迁徙也就算了,还将带不走的舟船一把火烧光,这多多少少有些过分。
造船的人才,水师人才,基本上也被公孙康兄弟带走。
这些人才,自然补充到了宣良手里,负责平阳第三造船厂;很多人也混到了各处小林场的技术管理岗位。
现在就是刘备亲自来请,这些人也不见得乐意回去。
太原的冬季虽然冷,但比起辽东来说,对这些移民来说简直不算事。
听取辽东的造船难处与迫切,黑熊不由想到了刘静与随从数百人。
如果刘琦再赞助、借调一些人手,凑个五百人,既能解决刘备这里迫切的造船需求,也能将刘静这个隐患排除。
留着刘静,养着刘静……本质上就是一种对外的伪装信号。
至于自身血统来源,黑熊真的不甚在乎。
如果没有桃源地卡,自然早就积极改姓刘氏,要三兴炎汉。
现在刘氏招牌对自己帮助没那么大,历史包袱却格外沉重。
丢掉这个包袱,轻装上阵,一切讲究实用,不为虚名、人情所累,这才是真正的大汉神髓。
这个想法涌出后,黑熊就说:“子龙将军还不知道,关中造船计划繁重。甘兴霸驻守弘农时探测、记录河水四时变化,有凿开陕县砥柱,通关中、关东漕运之志。故而关中工匠,实难借调。”
“倒是可以从荆襄借人,这工匠好寻,最难的是擅长水师作战的吏士。如今倒是有一些人,不知玄德公可愿接纳?”
“还请大司马示下。”
“是伪朝太子刘文恭。”
黑熊扭头看一眼边上的法正,法正轻咳两声讲述:“自大司马遣还刘文恭后,刘文恭返回江东,察觉其父为权臣所控。最初称帝,本非淮南王本意,实乃江淮之士裹挟、强迫使然。后逢荆州失利,江北诸将举义率众投奔大司马,淮南王内外交困,大权旁落。其子刘文恭不得已只能出逃,否则来日父子俱亡。”
赵云瞪大眼睛:“贼臣安敢如此?”
黑熊见了一笑:“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能裹挟淮南王称帝,再谋害淮南王换个儿皇帝,想来也不在话下。”
赵云是真的吃惊,刘馥有贤名,有两淮士人、梁沛士人支持,江东人这么搞,就不怕淮泗士人脱离江东?
可想到曹操在北边堵着,曹操有没有可能进入建业,再度成为伪朝的实控权臣?
生存压力之下,江东大姓又不肯承担恶名,有没有可能引曹操来主政?
就不怕曹操在江东施行青州的处理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