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持续压制
蔡氏学馆,大堂之内刘阿升穿着半旧皮衣,坐在前排聆听袁涣讲课。
他面前摆着一册《春秋公羊传》,是大学城流行的手抄版本。
突然门被推开,袁涣神情不善扭头去看。
就见门外纷纷扬扬飘雪,进来的校事郎两肩外翻的狗皮领子上一层雪,这人用马鞭拍打肩上、皮帽上的积雪。
身后跟着几名卫士,他上前来到袁涣身边:“曜卿先生,卑职奉命抓捕案犯。”
袁涣沉眉:“学堂之地,不容打扰。”
“职责所在,刻不容缓。”
这人回应一句,扭头打量听讲的二百多人,目光落在十几个神色不安或低头的士人身上,拿起一张纸念:“陈留李服,汝南刘安可在?”
又被校事郎喊住:“把头套戴上。”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大学城内的五座警亭,其本质不过是五座都亭,权限还不如都亭,毕竟不负责执行宵禁工作。
遇到了,能说明白就立刻结案;说不清楚就狠狠的打屁股,反正又打不死人。
袁涣反问:“依段公之意,需要考核的是列入门墙的士人?”
按着原本的命运,这些人就没资格听讲,接触文字、课堂。
喝惯了清茶,他真不适应红茶的气味。
“正是如此,不列门墙之内,乃闲散之人,今后犯法被警亭抓捕,也不妨碍各馆名誉。”
虽然不能办理小学,先让各家子弟接触,总是没错的。
袁涣也不可能看着这些人抓人后,再故作无事发生继续讲课。
校事郎放下铜哨,对袁涣展臂邀请。
“这就要看诸位大儒的教养手段了。”
“此事不难。”
“君侯,陈国袁曜卿求访。”
“这是新案,曜卿先生若是以为卑职弄虚作假,可一同前往警亭。”
段煨端起自己的茶碗,小饮一口:“老夫也是不爱处理这类琐碎小事,但君上说治民无小事。故老夫提议,幕府将要再设一个警厅,直管各处都亭、路亭。”
就放在桌案,询问:“那何时能将不法之徒抓捕干净?”
后续进来的卫士取出麻布头套给两个士人套上,见一个人不配合,又是一拳。
械斗后逃亡,不过是劳役和罚钱;敢械斗逃亡的,严加审问,可能抓到一串人。
只要吹哨,随同来的卫士肯定会武力驱散拦截的士人。
袁涣环视诸人:“去请宋先生,由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