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很少有人通过网上的内容去邀请作者创作出更丰富的内容。
让陆严河惊讶的是,第一个交稿的人竟然是宋林欣。
宋林欣只花了五天时间就把她写的文章发了过来。
陆严河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快,吃惊不已。
打开一看,宋林欣讲的是自己高中时代玩乐团的经历。
陆严河马上就拿着宋林欣的文章去找李治百:“她已经交稿了,你还一个字没写1
李治百:“颜良也还没写呢1
“他都写了一半了1陆严河决定对李治百就发挥磨人战术,“你今天怎么也给我写个开头出来吧?李哥,百哥,大哥1
李治百一脸发愁:“行吧行吧。”
陆严河看他坐在电脑面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真的努力了,但不行,陆严河意识到自己可能要想别的办法了。
他想过一个办法,自己帮李治百写,但一想,又不行,这个栏目,他还要写自己的呢,到时候两个文章的风格太相似,有问题。
那就改成采访体?
问题是,谁能来采访呢?
而且,这个栏目就是以第一人称叙述更有代入感。
而且,跟李治百不熟悉的人,也没办法从他嘴里听到一些真正的故事。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不亲近的人,就算是专业的记者,他也只是敷衍。
-
催稿的过程中,陆严河也想着自己这本书,现在的内容还太少,知名人物够了,但内容不够。
除了陈思琦邀稿的那部分人,还需要别的稿子。
陆严河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班上的同学,琳玉和白雨。
琳玉作为学生里的“六边形战士”,又做班长,又是学霸,也许可以请她来写一篇?
还有白雨,她平时就经常写小说,还被罗子程给当着全班的面念过段落,事实上,大家都知道,白雨有一个写作的梦想。
陆严河犹豫了一下,决定向他们邀稿。
稿子实在不合适再说,但既然想要做一个真正和学生时代相关的mook,怎么能没有真正的学生来创作呢?
陆严河马上给琳玉和白雨都发了消息。
给琳玉发的时候,陆严河还有些担心琳玉会拒绝,因为琳玉八月份有一个比赛,她正在准备,时间很紧张,但琳玉马上就答应了,问有没有字数要求。
陆严河说两千到四千左右比较合适。
因为是电子书,相对纸书来说,少了一些版面的限制,对字数的控制没有那么高。
琳玉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白雨的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