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的作家,发表最高水准的稿子,这也意味着,我们要给最高标准的稿费,只有这样,别人才会愿意给我们长期供稿,也才会愿意拿出最好的稿子给我们。”
“二十万元一期,一年下来就是二百四十万。”辛子杏说,“根据第一期的销售情况,这个制作经费倒是不高,不过,这个制作经费该怎么承担呢?小茵,你们江印是什么态度?”
许小茵说:“我们两家,各出一半,怎么样?”
第一期出版的时候,江印出版社其实并不负责制作经费的大头,大头都是叶脉网提供的。
但是,第一期实体书的出版却让江印出版社大赚了一笔——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想——在他们的预想中,一个率先推出了电子免费阅读的实体书,顶多靠粉丝效应卖出三到五万本,谁能想到,现在竟然都冲着十万册去了,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这本书是否具有长尾效应,能不能一直卖得动,但光是现在卖出的这些,就已经给出版社带来了不菲的盈利,更别说它给刘家镇和明音带来的宣传和推广作用。
江印出版社的态度让辛子杏吃了一惊,她没想到一向抠抠搜搜的出版社会突然答应负责其中一半。
但辛子杏很快也反应了过来,这只能说明这本书带给出版社的利益,远远高于这点制作经费。
其实,作为合作方,他们没有任何不愿意的。
这样一本书,制作等于是外包给了陆严河和陈思琦的团队,他们什么心都不操,就等着成品出来面市,他们两家其实就是个渠道商,一个负责线上渠道,一个负责线下渠道,就能稳赚不赔,怎么会不愿意。
陆严河本来还以为辛子杏和许小茵会讨价还价一波,没想到三言两语之间,几个人就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就如陈思琦所说的那样,她们肯定会答应。
二十万元一期的制作经费,对一本杂志来说高吗?
放在纸媒的黄金时代,当然不高,但在这样一个时代,却是很高的。
尤其是陆严河和陈思琦都拒绝在这本书上刊登任何广告,拒绝了很大一块收入。
-
陆严河出来上洗手间,跟同样出来上洗手间的李治百狭路相逢。
“我去。”两个人一进一出,差点撞上,然后同一时间认出了彼此。
两个上厕所都还要戴着口罩的人,怎么看怎么异类。
“你怎么在这里?”
“你怎么在这里?”
两个人异口同声。
陆严河解释:“我中午跟别人在这里吃饭。”
“我也。”李治百说,“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