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都市专栏,再来一个创新专栏,专门刊登相应题材的长篇小说。”
陆严河惊讶地说:“你的意思是,同时开五个连载?”
“同时开几个再说,但这样也可以打造我们的品牌专栏,你想一下,如果在我们杂志上连载的长篇小说,出版以后都能够成为畅销书,那还怕什么没有作者愿意在我们杂志上连载。”陈思琦说着眼睛就亮了起来,哪怕是在光线比较暗的车厢里都亮得像个灯泡一样,油然可见她的兴奋,“去给大家传达一种我们《跳起来》的用稿标准,让大家产生一种登上我们杂志连载的小说都是好作品的印象。”
陆严河明白了陈思琦的用意,点头,说:“要是能做到这一点,那当然很好。”
陈思琦:“现在我们收了不少好稿子,排期都已经到今年七月刊去了,我在想,要不要把今年的七月刊做成一本夏日特刊,内容可以做得更加丰富,这本特刊可以做成三百页甚至是四百页,同时,也在这本特刊上启动新的连载小说。”
陆严河点头。
一般一期书也就是一百五十页左右,做到三百页甚至是四百页,就是做成平时两期的量。
这样可以多刊登一些稿子,不用让那些作者们等着。
毕竟稿费都是在正式用稿之后才会打款。
-
四月份是暗波涌动的一个月。
《跳起来》在陈思琦和编辑部的各种头脑风暴中推进着各种新策划,约稿,审稿,改稿。
陆严河在认真完成自己的各项课程作业的同时,偶尔出去拍摄广告和杂志,热搜几乎没有再上了,从沸腾的网络世界消失。
但很多事依然很忙,比如《城市游记》又来找他了,辛子杏态度非常热忱地想要把陆严河请回去再录下面这一期,陆严河什么都没有推辞,因为自己有了时间,便点了点头,让辛子杏长松了口气。
而《人在囧途》这个剧本,贾龙也在推进,正在找投资,找导演,陆严河跟贾龙碰过两次头,都是在沟通要把这部电影拍成什么样。
《宁小姐》这边,贺函仍然在寻找他的女主角,陆严河则仍然请来了何淑怡老师,带着他练习台词,钻研人物。
《暮春》这边,刘毕戈和苗月已经写出了剧本初稿,找了陆严河先读一遍,陆严河读完,提出了一点自己的意见,主要是集中在他自己要演的这个人物上,刘毕戈和苗月则拿着他的意见去做第二轮修改。
李真真来联系陆严河,沟通《年轻的日子》第二季的录制事宜。
陆严河跟陈梓妍一沟通,给的反馈是“如果是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