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而在苏轼笔下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但在更多人的笔下,其实只有一句‘我很想念她’。”刘毕戈说,“你都已经看出来这个本子是一个经典叙事的剧本,那说明它是一个文学性、人文性见长的电影,你不看到具体的剧本,甚至你不看到最后剪出来的电影,光是听故事,是绝对无法客观判断的,电影从来不是故事。”
刘毕戈的话让陆严河陷入深思。
-
幸而,《荣耀之路》并不需要陆严河马上做决定,他们也会为陆严河先修改一个剧本出来,陆严河可以看了再做决定。
倒是刘毕戈的话给陆严河带来的思考远远超出陆严河的预期。
过了好几天,陆严河都在想经典叙事这件事。
某种意义上,《黄金时代》和《凤凰台》就是经典叙事,而《十七层》是题材和视觉吸引人的非经典叙事,它并非完全遵循起承转合的叙事结构,更不用说《三山》,它的作者性特征过于明显,其影响风格已经超越了叙事的结构性,是一场仿佛意识流的梦。
而回过头来看,《大红灯笼高高挂》《胭脂扣》和《人在囧途》的剧本则是典型的经典叙事。只是人物、背景、风格有差异。
他能够在这个阶段依靠自己的能力把剧本写出来的电影,竟然全都来自于经典叙事的故事。
不是因为经典叙事门槛低,所以能写出来,而是因为经典叙事足够经典,所以水平低的人也能有样学样而已。
陆严河大受打击。
他本来都觉得自己写剧本确实是有点天赋的,现在看来,他仍然只是因为拥有一座金矿,所以怎么折腾,折腾出来的都是金子而已。
刘毕戈这几天几乎每天都会跟陆严河见面。
他看出来了陆严河这几天心情有些不太对劲,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了。
倒是每次聊《暮春》的时候,刘毕戈发现,陆严河都很少提意见了。
之前陆严河是一个经常提意见的人。
“你对《暮春》就已经这么满意了吗?”刘毕戈问。
“啊?”陆严河愣了一下,不知所措地看着他。
刘毕戈说:“我看你现在都没有什么意见了,之前不是每一次讨论,都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吗?”
“我不知道我说的那些想法,到底对不对。”陆严河说,“而且,剧本本身也已经很好了。”
“剧本这种东西,就没有很好这种说法,永远是越改越好的。”刘毕戈说,“而且,你站在演员的角度对剧本提出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