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难免轻视。尤其是在现场干杂活儿的人,他们尽心不尽心,这部电影拍得好与不好,对他们都没有直接的、直观的好处,所以,大部分的时候,他们都是想着糊弄着过去就行了。
刘毕戈发火发得这么频繁,就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
相比较而言,《暮春》的演员,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出什么岔子。
什么耍大牌、业务能力不行等等的情况,都没有出现。
这也是因为《暮春》这样的电影,成本太小,前景太不明朗,所以在演员阵容上,都没有其他人插手,没有塞进来一些不得不接受的演员。
《暮春》的演员几乎全都是由刘毕戈一人说了算。
“也是因为有你在,你都这么配合刘毕戈,其他那些人,都是新人,怎么敢不配合。”陈梓妍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问题,“你别以为只要是新人、是年轻人,就都很乖,这个行业,多的是自命不凡、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在大导演面前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的人也不是没有过,你们算运气比较好。”
在这个剧组,陆严河待得很舒服。这也是除了客串《三山》那一次之外,陆严河第一次在剧组里担任“关键人物”。
任何一部戏都有一个“关键人物”,这是电影这个产业发展到今天,一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大部分的时候,如果电影的导演是著名导演,那这个关键人物就是导演。哪怕他的电影是由最牛逼的演员来担纲主演,在宣传中是以这个大牌演员为主来进行宣传,也影响不到导演作为“关键人物”的地位。
不过很多时候一个影片的这个导演在业内不算扛得起片子来的导演,他没有进入“影史”的地位,无论是业内,还是普通观众眼中,这部影片的关键人物就成了那个最大牌的演员。
在《暮春》这部影片中,这个关键人物无疑是陆严河。
陆严河的态度,在无形之中会影响到所有人的态度。
在剧组,他的一举一动所释放出来的意义,要比还是第一次担任导演的刘毕戈更具有影响力。
陈梓妍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陆严河把刘毕戈高高地捧在导演的位子上,对于刘毕戈的决定都完全信任,并且毫无保留地执行。他这么做了,便影响着剧组其他人。
陆严河跟其他几个演员演了一个星期的戏以后,慢慢地熟悉了起来。
这个时候,他们也才敢跟陆严河以朋友的姿态表现出一些真实的情绪。
“严河,能问问你,你为什么会愿意主演这部电影吗?”孔繁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