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尔雅的气质谈吐和学识赢得了很多的粉丝。
而因为这档节目为他带来的名气,他也开始接到其他节目组的邀请,时不时地出现在各档节目上。
陈思琦找到周书宇,就是想要请他开一个历史相关的专栏,为大家写文章。
“这不是一个科普性读物,但也不是一个学术性的读物,某种程度上,我个人对它的定位,是每一个相关领域的学者或者专家,从普适性的角度去挖掘和介绍各个领域相对冷门又值得被大家知道的东西。”
陈思琦跟周书宇是这么介绍这个读物的。
“所以,我们这本读物,邀请的作者不是文学类的、虚构类的创作者,而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包括资深的从业人员。”
“比如我自己,我就想要围绕一个杂志主编的主题,去写一些跟这个身份、这个职业相关的东西,比如跟出版社的合作,跟广告商的谈判,跟作者的磨合,等等,从我们的角度,是从专业性的东西里找到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故事性内容,而从读者的角度,是从故事性内容里看到这个领域专业的、平时不为大众所知晓的那一面。”
周书宇恍然。
他有些惊讶地看着陈思琦和陆严河,说:“你们竟然又想到了要做一个新的读物,真的了不起埃”
陆严河马上摇摇手,说:“这不是我的意思,都是陈思琦她的想法,我觉得挺好的,尤其是思琦跟我说为什么要做这个方向的时候,她说,因为这是一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人人都说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让大家抛弃了长时间、多文字的深度阅读,但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苦于网络上这些片段的、标题式的信息,找不到真正能带给他们精神满足感的内容呢?”
周书宇点头,“确实,你们能够发现这一点,很不容易,我经常遇到很多的人给我留言,让我给他们开书单,推荐读本,但是有的时候我推荐的书单,又比较的难入门,门槛比较高。你们愿意来做这样一本读物,真是很了不起。”
“所以周教授你是答应帮我们来写这个专栏的文章了吗?”陈思琦马上笑了起来,问。
周书宇笑着说:“反正先只是先六期嘛,每一期大约两三千字,我试试吧,我一直很想要做这件事,让更多的人喜欢历史,了解历史,你们这么厉害的一个团队要做这样一个读物,我觉得我责无旁贷,必须支持埃”
周书宇的爽快,让陆严河和陈思琦都松了口气。
“那回头我们再好好讨论一下选题。”陈思琦说,“找一个能够让大家一看到题目就感兴趣想要阅读的选题。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