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想法?”陈思琦问。
陆严河说:“这个别册,是请了六个专家学者做了六个主题,来写六期专栏,这是文字的形式,你有没有考虑过,把它做成视频?”
“视频?”
“其实就是节目,一档文化类型的节目。”陆严河说,“每一期的稿子大约就是三到四千字,由他们出镜来讲的话,正好是二十分钟左右,不长也不短,就像你之前所说的,也方便上班族在地铁上看完一期。”
“别册叫《文化里的中国》,这个名字很大,但如果把它做成一整个系列,每一位老师就一个主题录六期,从天文地理,到文史经济。”陆严河说,“文字、有声、视频等等,多种形式来制作这些内容,可以尽快地把潜在的、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人,都一网打荆”
陈思琦深吸一口气。
“真的是绝了。”
“什么绝了?”陆严河一愣。
陈思琦说:“子杏姐在一个小时前刚跟我打了这个电话,跟你说的话,几乎一模一样。她也说可以把这个栏目同步做成视频节目。” 陆严河露出了惊讶之色。
他没有想到,辛子杏竟然先行想到了这一点。
陆严河是经历过从《百家讲坛》到知识付费等一系列文化节目,才会想到这一点。
辛子杏却靠着她自己的敏锐,比陆严河还更早提出来。
-
“你是说,陆严河想要做一档文化类节目?”
郑怀仁有些错愕地看着姜子昕。
姜子昕点点头,说:“准确地说,是陈思琦和辛子杏两个人一块儿弄的,不过,正好陆严河也提出了一样的想法。”
“就是用他们《跳起来》别册的专栏内容来做?”
“是的。”姜子昕又点头,“问我们感不感兴趣。”
郑怀仁问:“你觉得他们这个节目的想法如何?”
姜子昕深吸一口气,才说:“说实话,我没法儿判断。如果单从这个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来说,我觉得把一些专家学者请过来讲一些他们专业知识领域的东西,受众不会很多,毕竟央台就做过不少类似这样的节目,讲科普的,讲人文历史的,看的人却不多。可是,这一次他们的形式好像又不一样,从他们跟我提到的几个题目,我看着其实还真都挺想看看,他们是在讲什么。”
郑怀仁:“什么题目?”
“比如振华大学的赵德钟教授,他准备做的主题是‘揭密《西游记》师徒五人的前世今生’这个题目,特别像那种营销号弄出来的一些故意制造噱头的标题,中国人基本上都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