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切来言。「我问你,历山为什么能赢?」
「因为……因为张三郎力挽狂澜,以逸待劳。」
「是。」张世昭面无表情,立即点头,顺便抄手拢袖。「但也是因为黜龙帮上下,皆是河北、东境出身,此两地,无论官吏、豪杰、百姓,都恨透了大魏朝廷,所以张三郎振臂一呼,他们愿意再去拼命一战;
「还有张须果,咱们此时说句事后白帝爷的话,也是东境人心不在魏,他的齐郡
官军里,东都来的关陇子弟跟东境本地的豪杰他张须果一人根本弥合不起来;
「最后,朝廷的三路兵马,理论上战力最强的韩引弓一路却在沿途做政治交易、劫掠地方、收买部众、排除异己,结果陷到了泥潭里,坐视张须果独立来战,一败涂地。」
「是这样的。」李枢点头之余又有些焦躁。「这都是说烂了的。」
「那马脸河为什么能赢?」张世昭混不在意对方态度,平淡反问。
「因为张三郎果断!」李枢毫不犹豫给出了答案。「太果断了!而且真的是能聚集力量,用在刀刃上……整编二十五营这个事情,我一个年节是真做不来的,因为陈斌来降,立即决定总攻的魄力也不是我能做的。」….「还是那个说法,张三郎的本事是他本事,但也不能忽略了别处。」张世昭继续从容言道。「河北是国家重地,但骨子里还是人心不服魏……薛常雄空有大军,却上不能上,下不能下,也为此不能团结人心,地方官吏更是宛如一盘散沙,军中看起来雄壮,居然也早早是一盘散沙,陈斌这种出身的人都能反,还能指望什么?」
「所以呢……这又如何?」李枢愈发焦躁。
「这又如何?」张世昭坐在椅子上,终于微微叹气。「你还没想明白吗?张行之所以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因为他是在大河下游,这个朝廷力量最薄弱的地方,是那位圣人弃了天下后,朝廷力量自然消散的地方……是此消彼长,是反魏潮起,大魏潮落。」
「照阁下这么说,难道大魏还有潮起的机会?」李枢摇头以对。
「有。」张世昭干脆应声。
李枢再度为之一怔。
「这跟大魏最终有没有救无关,你不要弄混了。」张世昭如此解释道。「我也不觉得大魏有救,否则何至于到这里存身?但是有潮起就有潮落,有潮落就有潮起,这是世间的规律……而且,大魏无救,关陇无救吗?圣人弃天下,各处烽烟四起,州郡皆有叛乱,但为什么有的地方能被迅速平荡?有的地方却一发不可收拾?有的地方死灰复燃,终成燎原之势?有的地方却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