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打工者之家”的一帮人为齐军武送去了月饼、水果。这让身处异地他乡、举目无亲的齐军武感动得泣不成声。几个月后,齐军武装上假肢回到了老家。他在来信中写道:“深圳虽然使我失去双臂,我仍然难忘那么多关心过我、激励过我的人们,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地活着,没有理由不向周围人证明我存在的价值,没有理由不向安子姐姐说一声:别为我担心……”1992年,安子喜事盈门。她的书《青春驿站》与客人的诗歌《土地深处》双双荣获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八届新人新作奖,并双双成为省作协会员。海天出版社、市图书馆和市读者联谊会联合召开了《青春驿站》作品研讨会。同年,安子荣获深圳市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2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安子的天空——打工者情简》。这本书共收入了安子与“打工一族”的一百多封通信,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灯火阑珊”,是打工者对安子的印象。第二部分“都市寻梦”,许多素昧平生的青年向安子推心置腹地诉说了自己的打工故事。第三部分“风雨兼程”,络绎于途的打工者在雾一样的迷惘中寻找阳光。第四部分“青春不悔”,记录了打工者在事业上的奋争。第五部分“情爱无价”,展现了“打工仔”、“打工妹”心灵中神秘的圣地——爱情与婚恋,“最美丽的信不交邮局”,但他们却交给了安子。第六部分“星光灿烂”,是打工者来信中精撷的“打工珍言”,他们可能是生活最底层的“蓝领”,但他们却是感悟生活最深的哲人。同年6月,海天出版社出版了安子的《青春絮语——打工仔打工妹情简》。这两本书信体散文集是安子从几万封读者来信中精挑细选而成的,是安子与打工的兄弟姐妹共同创作的结晶,书中信的作者都有真实的姓名和地址。写信的人来自天南地北,有深圳、湖南、浙江、新疆……;职业包括方方面面,有电工、搬运工、清洁工、小保姆……这些信是一个时代的情结,是最真实的打工一族的生活写照,是最原汁原味的打工生活的琼浆,是最传神的“打工仔、”“打工妹”群像。在安子成为打工族追逐的明星时,客人的生活一天一天地走向“平凡”。他不再是诗社社长,不再是民间杂志的主编,甚至,连诗,他也偶尔只是“都市掠影”。如今他只是写一点散文,谈谈家事朋友,写一点评论,为熟悉的人写些书评。甚至,因为新的工作,他也写点新闻了。在深圳人看来,文学是辆自行车。深圳人几乎都有自行车,但是,稍稍条件好一点的人,都不是经常骑自行车的,或坐小车,或坐中巴,或开自己的私家车,或坐公家车。因为生活的优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