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的亏。
明知道坏了规矩,怎奈朝廷需要辽东镇卖命,只能暂时把问题搁置下来。
好不容易,等到现在这个机会,景国良自然不会让钟景明轻易糊弄过去。
虽然光这点儿事,弄不倒辽东镇,但能够影响皇帝和百官的看法。
扶持辽东镇的,仅仅只是一众参与走私贸易的关系。
在朝堂上,这些人虽然身居高位,可总体上依旧是少数。
大部分官员,在北虏入寇之后,就对辽东镇丧失了好感。
在大家朴素的观念中,北虏能够绕路入关,那就是辽东守军失职。
真想要拦截敌军,辽东镇完全可以在敌人刚行动之时,就做出直捣黄龙的姿态,逼迫敌人放弃作战计划。
能够做到的事情,偏偏没有去做。
在很多官员心中,辽东督师钟景明,才是北虏入寇的第一责任人。
有了景国良带头,瞬间朝堂上就掀起了弹劾潮。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帮忙的辩护,可很快就淹没在弹劾潮中。
知道局势失控,原本支持钟景明的清流们,果断选择了明哲保身。
一起发财可以,但是一起下地狱不行。
论起扣帽子,还是文官更加专业。
眨眼的功夫,钟景明身上就背负了数十条罪名,甚至说他是北虏的内奸。
“陛下,臣冤枉啊!”
见局面不对,钟景明急忙跪倒在地喊冤。
可惜永宁帝对他的怨念,丝毫不比群臣少,对他的哀求置若罔闻。
如果不是考虑到北虏的威胁,担心此时处置钟景明,可能引发辽东镇的剧变,他早就下旨拿人了。
“陛下,宣大总督李志鸿在狱中畏罪自杀了!”
宦官带来的消息,为钟景明争取到了喘息之机。
刑不上大夫,这是官场的潜规则。
正常情况下,这种层次的官员,即便是进入诏狱也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没有皇帝的授意,锦衣卫可不敢对他用刑。
宣大总督李志鸿是作战不利,才被锦衣卫押解回京的。
朝廷没有第一时间给他定罪,那就存在着运作的空间。
毕竟,这次的情况特殊。
宣大的任务是防御鬼方入侵。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鬼方和鞑靼都是水火不容的仇敌,双方隔三差五的厮杀。
谁也没有想到,鞑靼敢从鬼方那边借道,更想不到双方能够组成联军。
敌人一下子得到了加强,宣大守军顶不住是正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