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峰无奈的回答道。
光他守护的区域,就抓了这么多人,扩大到全城被抓的就更多了。
内心深处,他是同情这些人的。
不过军中自有规矩,大虞律上有明确规定,那些糯米砖是守城官兵的应急军粮,只有断粮后才允许动用。
现在这些人做法,无疑是触犯了国法,擅自破坏军事设施。
如果想立功的话,直接给他们扣上一个北虏奸细的罪名,都不带冤枉的。
“念在他们情节较轻的份儿上,这次就从轻发落。
按照大虞律,罚他们全家流放充军,留在营中当苦力。”
李牧叹了一口气说道。
看似在处罚,实际上却是在救他们的命。
留在军中干苦力,最少能有一口吃的,不至于被饿死。
不过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不能解决粮食问题,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人铤而走险。
军粮储备虽然充足,也养不起一城的百姓。
短暂的沉思之后,李牧突然灵光一闪。
平息粮价,安抚民心是文官的活儿,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兰先生,行文山东巡抚衙门和济南知府衙门,告诉他们城中物价飞涨,严重影响到了守城工作。
希望他们能够拿出有力手段,打击奸商囤积居奇,尽快平息城中的物价。
尤其是粮价,必须尽快给压下来。”
李牧想了想说道。
地方官府能不能解决问题,他暂时不得而知,但该走的程序必须走。
如果他们搞不定,那就亲自出手,帮他们解决问题。
按照大虞律,战争时期朝廷有权征用商贾的粮食,作为大军的军粮。
一旦掀了桌子,城中奸商囤积再多的粮食,都是在替他做嫁衣。
如果对方配合的话,就以山东地方衙门的名义,向被征收粮食的商贾,打一张借条。
后续的帐,让地方官府和他们慢慢扯皮。
倘若这些人不给面子,那么他的刀,也是会见血的。
唯一的缺点,这么干会得罪很多人。
敢在此时囤积居奇的商贾,背后肯定有人撑腰,否则早就掉了脑袋。
站在个人仕途发展的角度上,这么干有百害,而无一利。
可是想要守住济南城,这些得罪人的事,又必须有人干。
“提督大人,现在怕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时候。
最近两天城中有人散播谣言,说南京城被叛军攻破,整个南直隶都落入了白莲教手中。
一些夸张的流言,更是说白莲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