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c。
即便是金属探测器,也无法在金星地表坚持多长时间,便会彻底报废。
并且,金星的确是常年“下雨”,不过下的却是硫酸。
倘若人类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站在金星地表,那么在短短瞬间,就会被“烤熟”、“压爆”。
所以,无论是冷战时期的各国,还是阿特拉斯主导的社会,主宇宙的初期殖民目标,彻底定为火星。
而此刻的火星
哪里还有主宇宙的二十世纪中后期似的,大气稀薄、地表荒凉的死寂景象?
只见陆地上遍布绿色植被,原本已经干涸数亿年之久的河道、盆地,也拥有了碧蓝色的湖泊与汪洋。
而在赤道附近,更是聚集着大量从外层空间,就可以直接眺望到的“钢铁都市”,以及直通外层空间的轨道电梯。
除此之外,火星的近地轨道,尽是完成跃层航行,或即将进入跃层空间时所产生的幽蓝光芒。
这表明主宇宙的火星,已然被阿特拉斯改造成了适宜人类居住的殖民地。
至于将火星变成如今模样的“功臣”,当属发挥出基建狂魔属性的工程部,以及十亿只没有薪水、没有福利的收割者劳工。
其体积约为月球1/4的收割者母舰,则是成为火星的第三颗卫星,与火星地表维持着六十万公里的距离进行公转。
而收割者母舰,便是阿特拉斯用以大规模移民的最初载具。
但是当愈来愈多的民用型号船只升空,收割者母舰才化作火星的第三颗卫星,并充当起火星的外围防御体系之一。
这个时候。
一艘长度约有两公里,外观模样与凤凰级支援艇(火灵号)相仿的民用船只,驶出了跃层空间、重返实体宇宙。
这艘民用船只的船体两侧,印有人类帝国的标识,以及「阿特拉斯星际名航·克鲁尼亚号」的字样。
待散发幽蓝光芒的跃迁旋涡闭合,这艘名为克鲁尼亚号的民用船只,开始调转角度、逐渐驶向位于向阳面的轨道空间站。
没过多久。
克鲁尼亚号便减缓速度,并成功穿过拥有等离子气阀门的港口,然后由大型机械臂辅助停泊。
等彻底完成停泊。
延展的廊桥与船体相连。
搭乘这趟民用航班的旅客们,便纷纷离开船舱、前往空间站。
待旅客们拿取好托运行李,再接受入境审核与安检,就可以搭乘轨道电梯,正式踏足火星地表。
——
与此同时的火星地表。
一辆黄色涂装的磁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