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饮食习惯,带给菜品上不同的变化。
这就像是曾经的老师傅们,他们从不会很张扬宣称自己有多厉害。
他们多数时候会保持一颗学徒般的心。
他们会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东西传授给每位有心向学的人。
也会虚心去接受一些新的构思和想法。
所以老师傅们手上做菜永远都是那样从容,仿佛一切他们都能够信手拈来。
冯正明身上也有这份气质。
他总是会抱着学习的态度,向不同的厨师去请教,从不同厨师身上学习到一些东西,再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在菜品上。
蔡先生和不少老师傅交流时,每当提到创新。
老师傅们普遍的态度都是,应该要在能把传统做好基础上去创新。
最常被老师傅们提起的始终都是“守正创新”。
当蔡先生看到冯正明这道菜,对这个词理解非()
常深刻。
冯正明的这道菜,算是很好诠释了守正创新这四个字。
能够把最传统的技法相当娴熟的运用起来。
通过自己的创意,在传统技法基础上,创出更加新颖的菜品来。
这一方面是冯正明个人能力的展现。
另一方面又让人不得不惊叹他个人的创意。
见到蔡先生激动站起来,其他评委也都有些惊讶。
顺着蔡先生目光,不少评委也都捕捉到他在盯着冯正明那道菜看。
评委们倒也能够理解。
尤其是专业的评委,他们同样清楚冯正明把三道经典菜融合成一道菜的创意,背后是多么厉害技术上的支撑。
单从这一道菜技术层面上来说,冯正明确实已经足够成为这一届的状元。
再加上这道菜创意层面上的过人之处。
专业组评委实在是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
非要挑出毛病的话,只能说冯正明这道菜依然是没有留白,也没有任何的雕花装饰。
可是面对这样一道菜,谁还能苛求必须要有留白和雕花装饰呢?
在冯正明这道菜完成不久,江成哲的菜品也同样是完成了。
当他把蒸煮的容器盖子揭开,现场不少人仿佛看到一束金光。
然后是飘散而起的浓郁香味。
这股香味虽然没有完全盖过冯正明那边葱香,但也同样是非常的霸道。
大家不禁好奇看向江成哲的菜。
摄像机也是给到江成哲这道菜画面。
然后所有人才意识到,那隐约的金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