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回来目的。
师兄弟一起开门进入汇泉楼直奔后厨。
进到后厨里,师兄弟两个一起找到已经泡发好的海参。
其实师兄弟俩之所以赶回来,是因为他们忘记给海参提前入味了。
因为晚上餐会要做的海参很多,所以如果等上午来了之后再进行入味,可能来不及把这么多海参全部提前入味。
省里之所以来汇泉楼举办餐会,自然是想要品尝冯正明的乌龙戏珠。
乌龙戏珠的关键实际上也就在给海参入味这一步。
要让海参本身有足够的滋味。
否则后面的烹饪,味道只能残留在海参表面汤汁里。
那样做出来的海参味道上要差很多。
本来师兄弟们是想好了,临走之前把海参准备好,全都放在砂锅里小火慢慢煨着。
这样大概等到中午的时候,海参应该可以完全入味了。
下午就能够把海参拿出来,全都瓤上馅料后,等待着晚宴前再进行葱烧。
师兄弟俩一起,把海参全部都捞出来,并且仔细清点好海参的数量。
接下来是全部码放在准备好的大砂锅当中。
砂锅的地下放上竹笪,再把一些猪骨火腿铺在里面,然后还要把料包放上,尤其是那些炼制葱油剩下的葱姜必须要加上。
如果没有这些葱姜的话,这些海参味道上会差很多。
全都准备完毕,冯正明和大师兄分别把海参都用小火煨上。
剩下就是时间的等待。
师兄弟俩做完一切。
李辉东笑着说:“又是我们两个发现。”
冯正明立刻就明白了大师兄的意思。
以前在燕喜楼后厨,每次师父都会把这类细致备料的活交给他们两个。
因为大师兄李辉东一向是最心细的那个。
只要师父提前说到的东西,大师兄都会认真给准备好。
甚至有一些小东西,可能师父都未必能记得很清楚,但大师兄都绝对不会忘记,会全部给师父准备妥当。
师父之前带冯正明去外地交流,路上曾经跟冯正明说过。
“你们大师兄论天赋,或许不是你们中最好的,在一些菜的理解上也不算是很好,可他就是能很细心去做事,能完完全全按照我教的那些去做。”
师父夸奖过后,还语重心长告诫冯正明。
“正明你要记住,做菜就和做事一样,小细节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千万不要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应该要怎么做,应该要是什么样的流程,就行必须严格去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