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大运河了。
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对大明江山社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京杭大运河之所以能造福大明百姓,这还要感谢隋炀帝以举国之力修建。
隋炀帝当上皇帝才几个月,就迫不及待地下令迁都洛阳。
但新的都城需要很多配套设施,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个又一个工程开始启动了。
先是建壕沟,竖起京城屏障,接着是盖宫殿,豪华程度令人咂舌。
这还没完,隋炀帝紧接着就把目光瞄向了富饶的江南。
对隋炀帝来说,南方有数不清的美景、美女、美食。
凡是运得过来的通通运过来,凡是运不过来的,隋炀帝亲自去江南。
为了给自己提供一个相当便利的交通条件,隋炀帝想到一个妙招。
把几处前朝修建的短运河相连,再进行开凿拓展,最终形成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隋炀帝在位时,几项大工程,特别是大运河的修建,直接掏空了国家财政。
有人说隋炀帝不顾百姓民生,只为自己贪图享乐,以至于让老百姓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但其实回归真实历史,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
除了一己私利以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希望可以通过南北相连,促进南北融合和商业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
毕竟,只为自己享乐,哪用得着这么费劲。
隋炀帝是暴君,不是昏君。
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让自己的皇位坐得更稳才是正道。
这其实是一件巩固国家利益的好事,只不过隋炀帝摊子铺的太大了,最终百姓受不了了。
几年时间,搭进去的人力竟然达到了几百万。
老百姓哪能经得起这样的摧残,最终隋炀帝被自己大刀阔斧的水利工程给害了。
京杭大运河开凿伊始,为了让这一伟大政绩得以实现,隋炀帝调发沿线的数百万农民和士兵做劳工。
大运河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整整用了六年时间完工。
这六年时间,毁掉了很多平民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与此同时,也彻底动摇了隋朝的根基。
就在百姓怨声载道之时,隋炀帝并没有意识到国家已经危机四伏。
而是继续耗费民力,可劲地折腾已经很单薄的家底。
明明可以让百姓安安稳稳建造工程,隋炀帝恨不得明天就开始享受。
为了拥有一个最高的出行标准,隋炀帝下令在沿途同时修建无数奢华宫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