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得知楚国都城被攻破的那一天,心中仅存的那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了,于是屈原怀着极度绝望的心情来到了汨罗江边。”
“当时江边有一位渔夫,他看到屈原垂死的模样便询问原因。”
“屈原感慨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随即头也不回的抱着一块大石头纵身跳入汨罗江。”
“当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一代爱国诗人就这样陨落了,享年63岁。”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此表达对他的深刻缅怀和崇高敬意。”
苏轼: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得到世人的认可,他也成为了爱国的代名词。
屈原被楚顷襄王放逐,从此不得回朝。
从此屈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直至离世。
在屈原被流放期间,他游览了山川风景,寄情于山水。
但是屈原没有忘记楚国,没有忘记作为一个楚国人应有的责任。
屈原创作出大量的充满浪漫色彩的文学诗歌,饱含爱国热情。
流放18年,这是多么令人难以忍受的非人待遇。
对于一般的人,不要说是18年,就算是3年,估计早就无法忍受了。
或者轻生,或者厌世,或者愤世嫉俗,或者游戏人间,随波逐流,走向堕落。
但是,屈原不是一般人。
他没有随波逐流,没有破罐子破摔。
他把对楚国的满腔爱国热忱,寄托在了他的文学作品中,他要用自己的文采来唤醒世人麻木的灵魂。
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爱国之心,所有的爱国之情,尽在他的作品中。
他相信,终有一天,他的爱国思想会得到世人的认可。
他所创作的《离骚》,开创了中华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华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但可惜的是,秦国大将白起攻占了楚国都城,这一晴天霹雳的消息让屈原昏厥。
屈原心中的希望之火,被无情而残酷的现实浇灭。
他整日茶饭不思,昏昏沉沉地在外面走了几天,来到了汨罗江。
他怀念楚国的兴盛时期,憎恨秦国,更憎恨楚国的奸邪小人。
屈原恍恍惚惚地走在汨罗江畔,他找了一块光滑的石头,这是他心中未受敌国践踏过的纯净的国土。
然后他脱下外衣,将这块石头包起来,又用衣带将石头捆绑在自己身上。
面对眼前的汨罗江,屈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