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因为上书请斩郑注而被迫引退,居于洛阳。”
王安石:长安公子杜牧,在无情的时代,多情地活着。
有一年,杜牧游览湖州之时,当地官员为迎合杜牧便设宴游船竞渡选美。
游玩一日,面对满目衣鬓生香,穿红着绿的美人们,杜牧依旧不为所动。
杜牧与张好好曾一起游东湖,看秋浪,日日相见,不见便会想念。
所以直至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满湖秋水被抹上艳色。
杜牧逢着在湖边收工的一对母女,女孩清丽可爱,十余岁左右。
恰似那年与杜牧初逢地十三岁的张好好,杜牧一眼万年。
同张好好的错过令杜牧懊悔终生,所以这次他不想再错过。
杜牧当即就向女孩提亲下聘,并约定十年之内一定来迎娶女孩。杜牧满心欢喜的期待女孩长大,期待自己可以调任湖州。
然而宦海沉浮,杜牧调任湖州的梦想竟费了十四年才得以成真。
可是当杜牧满心欢喜的找到母女二人,见到的却是少女早已开结果,怀抱三子的景象。
杜牧少年之时得遇张好好,此后这一生情爱都在追随张好好,青眼之人皆有张好好的影子。
可无论是张好好,还是初遇即下聘的少女,杜牧一生的爱情都写满了遗憾与错过。
除了感情上的失意,自33岁之后的杜牧在仕途中也是失意之人。
杜牧33岁的那一年,始发甘露之变。
那是一场皇权与宦官当道的斗争,波连了无数朝廷官员。
杜牧虽然因为调任洛阳而得以逃脱,可他的挚友血亲大多或被流放治罪,或死于此次政变。
杜牧也从一个事业一片坦途春风得意的少年郎变成一个谨小慎微、沉默寡言的失意者。
仕途上的不顺并没有击垮杜牧,可最让他痛苦的是从小疼爱的弟弟突发眼疾,双目失明。
由于在外地做官,不能随意走动,杜牧和弟弟分离两地,却日夜惦念。
后来听闻同州有一著名治疗眼疾的医生石公集,杜牧大喜过望。
宁愿放弃回京复职的机会,也要为弟弟治疗眼睛。
然而可能前半生的幸运光了所有运气,下半生的杜牧总是被失望坎坷包围着。
回京复职的机会离他远去,弟弟的眼疾也没有治好。
除了甘露之变,杜牧的仕途还因为受到牛李党争的影响异常坎坷。
报国无门的他回首半生,除了少年时代灿若骄阳的光辉履历,自己在政绩上毫无建树。
所以回首半生,杜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