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非常沉痛,他为他们写祭文和墓志铭。”
“这年冬天,他回到长安,内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
“不久迁中书舍人,长安城南下杜樊乡有杜佑的樊川别墅,他重加修理。”
“他的官在升着,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
“大中六年十一月患病,其自撰墓志铭。”
“有一天他喝多了,对外甥裴延翰说。”
“我老了,我一生无所夸,惟数百篇文章,略可传世。”
“将来你替我作序,号《樊川集》。”
“杜牧病卒于长安安仁坊宅中,享年五十岁。”
辛弃疾:若说杜牧怎风流,清明诗词排第一。
晚唐时节,皇帝与权臣信仰佛教,大兴土木,建寺成庙。
晚唐时节,皇帝喜美色,沉迷于享乐,杜牧写诗嘲讽。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为了劝谏统治集团不要再耽于享乐,腐朽昏庸,杜牧更是在诗中写道。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
杜牧的咏史怀古诗笔锋尖锐、言辞辛辣,句句直指统治集团的昏庸无道。
所以天才少年杜牧人至中年后,不是被闲置弃用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因此报国无门、不受重用的杜牧行至赤壁古战场,他沉痛写道。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少年郎一篇《阿房宫赋》天下知,惊才绝艳的杜牧怎么可能写不出阿谀奉承的吹捧当朝统治者之诗。
出生京城豪门,曾放逐间的杜牧若是想要玩乐恐怕也会是个中翘楚。
可是他不愿意,他冒着被统治集团厌恶、贬斥的风险,也要将忧国忧民的犀利之言化作利剑直逼统治集团心头。
盼他们迷途知返,收拾旧山河,还百姓盛世大唐。
因为他是杜牧,他是十门宰府,个个英杰杜氏一门的忠良之后。
他是从小便矢志不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杜十三。
从少年得志到中年沧桑,从流连丛到错失所爱,从天之骄子到坠下高台。
从青楼楚馆风流客到忧国忧民失意人,杜牧的一生写满了突变与戏剧性。
所以即使他的诗篇名动天下,即使是被贬远离权利中心也是一地高官。
即使自嘲落魄书生也还是美人环绕、红袖添香,但杜牧还是抑郁不得志
最终逝世于樊川别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