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昔人已乘黄鹤去,而他所留下的诗,则替他延续了上千年的生命。”
“这一份倔强如一团熊熊烈火,在他有限的27载生命里,点燃了他的人生,鲜活了他的诗句,时至今日仍无法泯灭。”
“或许有时候,区别只在于那一份咬牙坚持的倔强。”
“也正是这份倔强,让生命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
欧阳修:李贺天赋异禀,一生却贫困潦倒、英年早逝。
李贺出生在落魄的贵族家庭,远祖是唐朝李渊的叔父。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
这样的亲戚社交规则,自然让李贺和皇家疏远。
即便如此,李贺还是打着皇家的招牌,到处去混日子。
但是谁会认可他的身份呢?不过看他笑话而已。
看了各种脸色、白眼,他不得不承认,状况堪忧。
如何改变命运,还得靠自己,而不是靠攀龙附凤。
每天都逼着自己写诗句,遇到好的思路,就写下来,放到一个布袋里。
在家把布袋整理一番,对诗句进行加工,反复磨砺自己。
坚持学习多年后,他去了京城,参加进士考试,得到大臣韩愈的欣赏。
穷苦的人,要是攀亲戚,找贵人,肯定是不行的。
毕竟,你自己没有值得被帮助的地方,也就是没有什么价值。
李贺前脚进入进士考场,后脚还在门外的时候,有人就向朝廷反应。
一个人,要是中了进士,就冲撞了父亲的名字,这是大逆不道的。
好不容易争取到科考的机会,但是李贺在吏部任职考试上,再次被人嫉妒,并且提出反对意见。
这下子,李贺彻底失去了做官的机会。
只是李贺的遭遇,说明了两个问题。
其一,做人,名不正,言不顺。
其二,人与人打交道,嫉妒之心,防不胜防。
若是一个人的名声不好,或者名字的寓意很糟糕,那么做什么都难以顺利。
人生路,此一时彼一时,不能墨守成规。
李贺在仕途不顺的时候,也想到了改变自己。
他投笔从戎,在军队里待了一段时间。
但是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地方很不稳定。
他还没有建功立业,军队就被整编了。
后来,得到了韩愈的举荐,沿袭祖辈的荣光,他做了一个奉礼郎从九品。
韩愈也为李贺发出了正义的声音,诗曰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
本来,万丈高楼平地起,慢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