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三年底,桃庵内的建筑工作基本完成,这里也成为了他创作的主要场所。”
“此时唐寅的生活相对安定,除了以书画谋生外,偶尔也会收徒授课,还时常与新朋旧友聚会宴饮、诗词唱和。”
“正德九年秋天,唐寅受宁王朱宸濠的聘请,前往南昌。”
“前往南昌途中他游历了庐山,作诗《庐山》以作纪念,并作有《匡庐图》一幅。”
“在唐寅到达南昌后,宁王待其甚厚,两人除了谈诗论画外,还参加了一些应酬和游览。”
“宁王一方面做出礼贤下士的姿态,另一方面则在招兵买马,囤积粮草,为起兵造反作准备。”
“当唐寅发觉宁王的造反意图后,于是他立刻装疯卖傻让宁王放其离开了南昌。”
“与来时的路线不同,他选择从江西经安徽富春江至杭州,再从运河返回苏州。”
“正德十年三月中旬,唐寅回到了桃庵。”
“返回苏州后,唐寅闭门谢客了一段时间,期间以饮酒、赋诗、作画打发时间,修整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正常的人际交往。”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起兵造反,唐寅得知消息后非常恐惧,害怕有人将其当做宁王的同党。”
“同年七月二十六日,宁王被王守仁活捉,唐寅得以逃过一劫。”
“宁王被处死后,唐寅虽然没有受到牵连,但对他的名声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让他的生活大不如前,他想多卖一些画作补贴家用。”
“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让他晚年过得十分凄苦,且疾病藏身。”
“嘉靖二年四月,他曾作《钟进士图》,希望借此驱邪避祸。”
“同年十二月初二,唐寅因病去世,曾留下绝笔诗一首。”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陈圆圆:靠画春宫图、写艳诗糊口,唐伯虎一生只有惨,没有风流。
唐伯虎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尤其以其绘画和诗词成就而闻名于世。
他的才华横溢,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卓越的贡献,还在文学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唐伯虎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唐伯虎出生于苏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唐时升是一位小官吏,母亲则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性。
唐伯虎自幼聪慧过人,才情横溢,尤其对诗词和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在家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