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七年,苏辙才调任歙州绩溪县县令。”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哲宗即位。”
“五月时,苏辙生病直到秋天才病愈,抵达京师。”
“宣仁太后临朝,起用司马光等旧党人士,打算革除王安石变法弊端。”
“但是原来的宰相等人尚在,苏辙便上书一一将他们弹劾去职。”
“吕惠卿刚开始攀附王安石而得到重用,协助王安石推行新法虐害天下。”
“等到王安石大势已去后,又在后面诽谤诋毁王安石,世人都很厌恶他。”
“这个时候,吕惠卿自知免不了罪责,乞求在道观出家来躲避被贬谪地方的下场。”
“苏辙上书分条陈述吕惠卿的奸恶,最终以散官将吕惠卿发配在建州。”
“司马光因为王安石雇役法的危害,而准备重新施行差役法,却不知道差役法的危害跟雇役法是一样的。”
“苏辙便进言,自从免除差役法以来才过了二十年,官吏百姓都还没有习惯。”
“何况役法的施行,关涉众多,盘根错节,应该详细审定再慢慢施行。”
“如果没有穷尽役法的首尾利弊,就急忙施行,恐怕施行以后,又会生出其它弊端。”
“现在州县的役钱,多年累积剩有余钱,大概还能支撑几年,继续施行雇役法,直到今年结束。”
“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审定差役法的利弊,利用今年冬天的时间制定成法令,来年再运用到乡户身上去。”“希望施行差役法后,不会再有其他议论,这样无论进退都才适宜。”
“司马光又因为王安石私自选拔天下之士,打算改革科举,设立新的规则。”
“苏辙再次进言,明年秋天就要举行进士考试,没有多少时间了。”
文天祥:史上最强弟弟苏辙,才华让人惊艳。
想来苏辙才华绝对不一般,但是就是委屈了皇帝。
等他一个人考试拖了几个月,交上个考卷还把自己骂够呛,换个皇帝早脑袋搬家了。
苏辙以老爹在京为官身体不适为由,留在京城照顾老爹了。
不久苏洵去世,兄弟俩抚父亲灵柩回乡守孝三年,再返回京师,正赶上王安石变法。
刚回到朝廷,苏辙觉得新法内容还不错。
可是不久苏辙就发现不对,这青苗法损害了农民利益。
于是立刻指出弊端,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
一时间王安石也闭不作声了,竟一个月再没提起过。
后来青苗法再次被启用,苏辙还是一根筋,于是被贬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