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十月,刘武周部下宋金刚攻陷浍州,军队气势强盛。”
“一路打到晋阳,接着攻下其他州县,把李唐家的龙兴之地山西打了个七零八落。”
“一听说后院起火,李渊派出大臣裴济领兵迎敌。”
“这个裴济是个文官,李渊放着热血青年李世民不用,为啥派个文官?”
“合理的猜测是当时李渊已经感觉到李世民功高震主,风头盖过了太子李建成,打算打压一下李世民。”
“在这期间,还杀了李世民的亲信,就是陪李世民一起灭西秦的刘文静。”
“文官裴济自然是大败而归,守军守不住,援军打不过。”
李渊:朕也是没办法,老二灭了西秦政权之后威势太盛,必须要打压一下。
一想到这个,他就责怪裴济不争气。
要是裴济能够争点气,他也就不用老二出马了。
自从老二灭了西秦政权,一时之间风头无两,隐隐有超过老大的势头。
这可不是好现象,容易引起两兄弟的对立。
为了防止两兄弟自相残杀,他不得不打压老二,就是希望断了老二不该有的念头。
为此他甚至对老二身边的亲信下手,就是为了警告老二不要越过红线。
反正刘文静打了败仗,借此机会除掉也说得过去。
尽管他千防万防,不希望两兄弟兵戎相见。
可无奈的是,两兄弟还是走到了他不想看到的那一步。
“此时相继有人趁机叛乱,一些州郡接连陷落,关中震动惊骇。”
“李渊:贼人气势像这样厉害,难以与他们争胜负,应该抛弃河东之地,只守住关西就好了。”
“李世民:太原是王图霸业的基础,国家的根本,河东富裕是京城的凭借。假若全部抛弃,臣感到憋闷遗憾。希望能借臣精兵三万,必定能消灭平定刘武周,收复汾州晋州。”
“李渊于是调遣全部关中兵马给李世民,又亲自驾临长春宫为李世民送行。”
“十一月,李世民率军队奔赴龙门关,踏冰渡过黄河,与敌将宋金刚对峙。”
“众多将领纷纷请求出战,但都被李世民一一拒绝了。”
“李世民:宋金刚是奔走千里的孤军,深入我地,精兵强将,都在这里。刘武周占据太原,专门依靠宋金刚来抵抗。士卒虽多,内面实际很空虚,意在速战。我巩固营垒,养精蓄锐以挫他的锋芒,等到他粮尽计穷,自会逃跑。”
李世民:最终还是要朕出马,尽管父皇再不愿意,也没有其他选择。
在刘武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