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处的位置在天街的西北角,由此向北,便是后宫之中最接近外朝的养心殿。”
“而这个简陋的地方,有一个十分特殊的名字,军机处。”
“根据雍正时期军机大臣张廷玉制定的制度,当天的奏折必须在当天处理完毕。”
“这些大臣们日常的工作场所,虽显简陋,却是清朝官僚行政体系的核心,更代表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顶峰。”
根据他制定的制度,从雍正皇帝以后,遇有军国大事,皇帝就要召一墙之隔的军机大臣到养心殿面议。
“房间内的大臣们或挑灯夜读,或奋笔疾书。”
他为了加强皇权,杀了不少大臣才废除了宰相,创立了内阁。
“这样的选拔办法使得军机大臣之间没有等级差别,仅因各人的资历、年龄、入值时间,特别是受皇帝宠信程度的不同,名次才有前后之分。”
这一套流程下来,极大的方便了皇帝处理政务的效率,也让军机大臣的权力大增。
“职务的便利为军机大臣们带来了更多的权力,但在军机处草创之时,这样的权力却十分有限。”
张廷玉:军机处的制度流程正是我制定的,如今看来效果很显著。
弄好以后,再送到养心殿,交皇帝审阅、御览、钦定。
“至于新进者,不仅没有发言权,每次奏对进出宫殿时,还需趋前卷起门帘,因而被戏称为挑帘子军机。”
“这让军机大臣们每天都能与皇帝见面,有时甚至不得不多次往返于军机处和养心殿之间。”
“一派忙碌的景象之中,却没有人敢高声喧哗,只有在天微微亮时,大臣们才放下手中的笔,前往后宫参见皇帝。”
“他们都是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选拔的亲信重臣,少则二三人,多则八九人。”
“从雍正皇帝开始,养心殿就成为大多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场所。”
“旁边还有官吏在来回走动,或分发奏折,或来回踱步。”
“从军机处到养心殿步行的距离不足五十米,这样的设置显然是为了方便皇帝,使他能够随时召见军机大臣,传达谕旨、处理政务。”
“在制定出周密的计划后,开始向西北秘密调集兵马粮饷。”
“在清朝九品十八级的官制中,原本没有军机大臣的位置。”
“而在百姓眼中,他们就是大清王朝的宰相。”
更加准确的应该说是有事则召,无事则免。
但雍正设立的军机处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一点,让天下权力被皇帝一个人掌握,这一点让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