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敌舰深入,又集结了14000精兵加强巡逻。”
也就是说咸丰不声不响的就把大秦六分之一的领土面积划给了沙俄,全程沙俄没有费一兵一卒就白白得了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四个天津条约签完后,英、法、俄、美公使都很满意,于是各自撤兵回国邀功去了。”
“但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未曾想过全盘同意列强提出的要求。”
“所以当咸丰看到桂良带回的4份天津条约时,整个人直接就蒙圈了。”
要是说沙俄出兵打败了大清朝,清朝割让了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算是一个说得过去的借口。
更加可笑的是,还要说什么权宜之计,等敌人撤走后就赖帐。
要知道大臣和敌人谈判,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颜面。
结果可倒好,前脚签订条约,后脚就不认账,这完全把一个国家的脸面丢在地上任人践踏。
大臣的愚蠢卖国行为,不仅没有被咸丰治罪,居然还能得到咸丰的认可。
只能说不管是大臣,还是皇帝,都是昏聩至极,被敌人按在地上摩擦也属正常。
最令他可笑的是,清朝大臣和沙俄签订的条约,把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白送给对方,还把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置为中俄共同管辖的领土。
白纸黑字签订的条约,即便清朝想要赖账,沙俄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双方的实力对比很清楚,沙俄的实力远比大清强得多。
在自身实力远不如敌人的情况下,条约一旦签订,所有的主动权都在敌人手上。
敌人完全可以凭借武力强行执行条约的内容,合理合法的占据这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且别说是这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这40万平方公里的共管区领土最终也会被沙俄侵吞。
一想到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清朝白白送给沙俄,他就对清朝气愤不已,仿佛割让的是他大汉的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859年6月25日,英法联军舰队抵达大沽口炮台海域,于下午3点突破了清军的第一道防线。”
“清军战前准备充分,当联军舰队准备突破第二道防线时。”
“清军部署在大沽口两岸的炮台火力全开,将联军舰队打得是狼狈而逃。”
“首战失利,英法联军调整攻击方向,出动1000步兵乘坐小船登陆作战。”
“不过清军在陆地上也有准备,当联军冲上岸后,马上又遭到清军的炮击。”
“这两场战斗下来,英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