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清军在开战之前便放弃了大沽口北面的北塘口,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然而,事实证明,无论是打海战还是打陆战,清军在列强面前都是渣渣。”
“8月14日,英法联军攻击塘沽,清军惨败。”
“而联军的死伤可以忽略不计,仅仅1人死亡,15人受伤。”
“塘沽失守后,科尔沁亲王带着大沽口南岸的清军往天津方向逃跑。”
“北岸的1000多清军在直隶提督的指挥下坚守不退,英勇抗击,在打死英法联军62人,打伤349人后,最后全部壮烈殉国。”
“8月21日,科尔沁亲王逃至天津。”
“但天津无险可守,科尔沁亲王随即继续撤退,决定在通州附近与联军决战。”
“8月26日,联军攻占天津,并建立傀儡政府进行管理。”
听到直隶提督壮烈殉国,咸丰难得的露出一丝欣慰,终于是找回了一丝颜面。
从主播讲述清朝晚期的历史开始,各朝古人对他口诛笔伐,铺天盖地的弹幕就没有一句好话的。
他现在也从主播口中知道了自己后面的表现,对于各朝古人的指责无从辩驳。
他堂堂一大清皇帝,如今却要被无数人责怪,要说不难过是不可能的。
但好在英勇抵抗敌人,壮烈殉国的直隶提督,替他挽回了一丝颜面,他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见英法联军有长久停驻天津的打算,咸丰再次派出桂良进行谈判。”
“桂良见到联军代表后,无条件接受所有要求。”
“即在天津条约的基础上再增加400万赔偿,并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谈判结束后,桂良回去禀报。”
“但由于咸丰认为英法联军云集天津,北京的安全无法保障,便要求联军先退到大沽口,然后再谈判。”
“很显然英法联军是不会主动放弃天津的,所以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
“英法联军一面与清政府谈判,一面加紧备战,为攻打北京做准备。”
“9月9日,咸丰表示自己将御驾亲征,借以激励士气,安定人心。”
“但到了第二天,咸丰却派怡亲王载垣和兵部尚书去往通州取代桂良,与联军代表议和。”
“谈判期间,由于双方争执不下,议和再次破裂。”
“怡亲王回去复命之前,接到咸丰手谕。”
“大意就是说联军代表是联军的谋主,算是首恶,有必要的话要抓起来。”
“当时的通州是清军的控制范围,见皇帝要求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