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注定失败的洋务运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之后,清政府无动于衷,毫无改变之意。
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之后,闭关锁国的清政府才想着变革自强。
毕竟局势已经如此糜烂,接二连三的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要是再不想办法拉开的自强运动的大幕,那大清江山的灭亡就在眼前。
不过老实说,各朝古人对于清政府的迟钝很是无语。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清政府被外国列强的枪林弹雨打得一败涂地,那个时候清政府就应该求变。
可结果呢,清政府无动于衷,一点应对之策都没有,白白浪费了20年的时光。
一直到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英法联军按在地上摩擦,这个时候才想着变法图强。
不过有些可惜,按照主播所说的,洋务运动最后还是失败了。
要知道为了打造万园之园,他不知道在其中投入了多少心血。
“公元1860年十月六日,这片建筑史上的杰作开始遭遇连续多日的大劫难。”
“如今毁在了咸丰的手上,愧对先祖的压力可想而知。”
原以为圆明园能成为大清帝国强盛的象征,可不曾想最后的结局只能成为一片废墟。
要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就可以进行自强运动,说不定就可以抵挡住外国强盗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也就不会遭此劫难。
“1840年与1860年的两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
“对于在承德避暑山庄躲避战火的咸丰皇帝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可最终便宜了强盗,他想想都来气。
“1860年十月七日随后的几天,圆明园内的皇家珍宝被洗劫一空。”
尽管焚毁的是另一个时空的圆明园,他这个时代的圆明园还在举全国之力建造中,但依旧让他心情郁结,极度不爽。
“他们为终于摆脱了洋人要求直入北京谈判的麻烦,并将之限制在五个开放口岸而暗自庆幸。”
“圆明园建造于雍正、乾隆年间,可以说倾举国之力、呕两代帝王之心血而建成,是雍正这样有才华、有作为的帝王留给后世的伟大遗产。”
“而他再也没有机会看到,由此即将拉开的自强运动的大幕。”
“咸丰十年的八月,刚刚到圆明园走马上任。”
“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有着一份傲人的履历。”
“1861年3月6日,美国纽约时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