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情的变法改革方案,能够到达打动光绪和一帮大臣的地步,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是中国这个特殊又动乱的时期,选中了这个狂妄而喜欢自吹自擂的康有为。”
“狂生康有为的《新学》把当时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宋学汉学毁为基于伪书的思想,在《孔子改制考》考虑把孔子重新塑造为勇于变法创新的人物。”
“如果作为学术书籍,这些书贡献有限。”
“但是如果把这些书看作是政治宣传书,则大获成功。”
“在普遍信仰孔子的时代,他的托古改制减缓了阻力,借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萌发迅速传播。”
“而保守派的诽谤也随之而起,妖言惑众,毁灭圣教,几次焚毁康有为的书籍。”
“但是变法改良的历史趋势已经形成,康有为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康有为的书籍屡次遭到焚毁,却又屡屡复印流传。”
“刚萌芽的改革派借着同样刚萌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正奋力想要突破保守派的言论封锁。”
“正当此时,甲午战败的消息传来。”
张居正:康有为虽说人品方面有些瑕疵,但和他为了拯救中华而鼓吹变法革新相比,这些瑕疵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是他一贯的主张。
只要为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哪怕个人方面有些缺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他主导大明的改革是如此,如今的康有为也是如此。
康有为的个人品性先不论,单说他为了救亡图存所做的贡献,就已经足以弥补这些瑕疵。
在当时顽固派占据主流的时代,康有为冒着断送前程的风险四方奔走变法革新,这样的勇气尤为难得,极少有人可以做到。
也正是这份难得,才更显得康有为的爱国热情难能可贵。
老实说,就他所看到的,康有为更像是一个热衷变法改革的热血青年。
要顶着巨大的阻力变法革新,仅仅凭借这份热血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有着丰富的政治经验,如此才能应对那些顽固派的阻拦推行变法改革。
想想他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干了这么长时间,有了足够的政治经验才开始推动大明的改革。
就这样的情况,他还遇到了反对派的大力阻扰,就更不用说毫无政治斗争经验的康有为。
如果不出他所料的话,康有为要是仅仅只有这些资本,恐怕变法革新也会以失败告终。
“1895年甲午战败,日方点名要求李鸿章谈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