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疾而终。
在主播讲述清朝晚期的历史事件时,虽说还没有提到戊戌变法的相关信息,但他心中已经有不好的预感了。
现如今主播明确告诉他戊戌变法后来失败了,他尽管早有预料,可依旧难掩失落,要说不难过是不可能的。
可很快他就振作起来,重新燃起斗志,阴霾一扫而空。
虽说戊戌变法的失败已成必然,但他依旧会不遗余力的推动变法。
哪怕不会成功,只要戊戌变法可以解放国人的思想,那么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有意义的。
“1897年11月1日,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被杀。”
“德国趁机派军舰于11月14日占领胶州湾,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租借条约。”
“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见此情景,争先恐后,纷纷跟上,犹如饿狼扑食。”
“俄国派军舰占领大连、旅顺,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法国租借广州湾。”
“帝国主义国家瓜分非洲的同时,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这帮强盗面前,软弱又没有实力的清政府,只能连连后退,唯唯诺诺。”
“亡国危机迫在眉睫,国家命运危在旦夕。”
“在广州的康有为听到消息,立即赶赴北京,力陈变法,民间变法维新的呼声再次高涨。”
“如果现在还不变法图强,恐怕江山社稷危在旦夕。”
“到这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要变法了。”
“光绪也已下决心召见康有为,后党恭亲王出来阻挠,非四品以上官不能召见。”
“光绪只好组织大臣们见面,康有为被请到了总理衙门的西厅。”
“这天当康有为走进总理衙门时,出席问话的大臣有李鸿章、翁同龢、荣禄。”
“按照康有为的描述,在这里保守派和他来了一番论战。”
“荣禄先开口,祖宗之法不能变。”
“康有为答祖宗之法是用于治理祖宗土地的,如果祖宗的土地都不能守卫了,还谈什么祖宗之法。”
“李鸿章质问,难道六部可以裁撤,规章制度都可以不要了吗?”
“康有为答今天是列强并列的时代,不再是过去的大清天下,现在的法律官职都是过去的旧法,造成中国危亡的都是这些旧法,理应废除。”
“翁同龢问变法需要的款项,从哪里筹措。”
“康有为答以中国之大,只要改变制度,税收将比现在增加10倍。”
“接着康有为陈述了他所设想的变法方案,并说日本明治维新最容易模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