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李鸿章憎恨的同时,对慈禧逃脱列强的制裁感到惋惜。
在八国联军对此慈禧的时候,他还志得意满,想着光绪再过不久就可以掌权了,到时候属于他们变法派的机会来了。
因为他非常清楚,慈禧根本就不可能是八国联军的对手,战败已成必然。
而八国联军一直是支持光绪掌权的,完全可以借着慈禧战败的机会,彻底把慈禧赶下台,让光绪重登大宝。
一旦光绪掌权,他们变法派重新上台,中华民族还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可现在一切都化为了泡影,李鸿章这个卖国贼保下了慈禧老妖婆。
这也就意味着变法派再无出头之日,整个中华民族彻底断绝了最后变法自强的机会。
“慈禧之所以没有追究几位地方督抚的责任,道理很简单。”
“一方面,东南互保保全了南方九省未受到战乱影响。”
“而慈禧在战后面临的第一件要紧事就是凑钱赔款,南方保存了元气,这在慈禧看来,督抚们立了大功。”
“再一方面,慈禧这时候只是光杆司令,就算她想追责也无力追究。”
“1899年前后,清政府在北方的武装力量大致分为两部分。”
“一是驻留东北的十余万关外八旗,这部分被沙俄侵略军消灭。”
“二是慈禧令荣禄组建的武卫军,又分为五部。”
“这其中的武卫中军、武卫前军、武卫后军都被八国联军重创。”
“袁世凯是东南互保的参与者,且宋庆指挥的武卫左军与武卫右军的关系又极好,很多军官私下里都是拜把子兄弟。”
“如此一来,慈禧要是还想维持统治,她就只能依靠地方督抚。”
“另外,参与东南互保的督抚关系也是盘根错节。”
“李鸿章是淮军领导人,刘坤一是湘军大佬,张之洞与湘淮两系的关系都很好。”
“袁世凯是李鸿章的门生,闽浙总督许应奎的族叔曾与湘军一起镇压过太平天国,也与湘淮两系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这些东南督抚私下里穿一条裤子,慈禧敢动其中一个,必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不可控的后果。”
“比如造反,事实上当时确实有人提出过造反,这个人就是张之洞。”
“1900年6月下旬,也就是收到宣战诏书后,张之洞第一时间就盘算着推举李鸿章为大总统。”
“即一旦北京不保,慈禧死了,他就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的总统,主持东南大局。”
“所以说庚子国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