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地陷入火海之中。”
“曹军将士乱作一团,被烧死、淹死者不计其数。”
“曹操猝不及防,只能率残部逃走,留下曹仁镇守江陵,自己撤回了北方。”
“赤壁之战的胜利,挫败了曹操的南下图谋。”
“加强了孙氏政权在江东地区的割据地位,也使刘备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经此一战,周瑜的英名传扬天下。”
苏轼:说起赤壁之战,周瑜的英姿与功业让我艳羡。
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那段时光,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那里壮丽的风景使他感触良多。
更是让他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有感而发写下一首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他众多诗词中最具有英雄气概的作品,堪称千古绝唱。
他当时作这首词虽然官场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
也正是在这种复杂心情下,创作了这首词。
词中虽然书写失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他在官场失意时创作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怀古抒情,写他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全词可分上下两阕。
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
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他对英雄的向往之情。
一些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
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他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周瑜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他自己的年老无为。
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他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