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等人的主张。”
“继续维持孙刘联盟,转而北上进攻合肥。”
朱棣:东吴和蜀汉能够组成联盟,鲁肃居功至伟。只是可惜鲁肃一死,这个联盟也就破裂了,这才给了曹操逐个击破的机会。
孙权绕过鲁肃,派遣吕蒙攻打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反观刘备,则提兵五万坐镇公安。
而关羽更是携兵三万,直入三郡。
孙权、刘备的联盟,转眼之间就要破裂。
当时,鲁肃驻兵益阳,见关羽兵马到时,立刻邀他谈判。
为了缓和双方剑拔弩张的矛盾,鲁肃更是只身入营,单刀赴会。
在会谈中,鲁肃多次怒斥关羽忘恩负义。
纵然关羽狂傲不可一世,可在鲁肃面前,也没了脾气。
不久后,刘备采纳鲁肃的建议。
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将长沙、零陵、桂阳割让给东吴。
一触即发的战斗,就这样被鲁肃化解为无形了。
很显然,鲁肃的举动,仍旧是为了保护孙刘联盟。
在鲁肃眼中,曹操依然是孙权、刘备最大的敌人。
自曹操屯田后,鲁肃就越发感到危机重重。
无论是东吴还是蜀汉,单纯的依靠一方势力,根本不足以抗衡曹魏。
因此,湘水之盟后,鲁肃周旋于荆州,谨小慎微的处理双方关系,逐渐化解了关羽的复仇之心。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享年四十六岁。”
“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孙权始终不忘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公元229年,在孙权称帝登坛祭天时,念念不忘的就是鲁肃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以帝业为目标的人。”
“当孙权迁都建业时,与将相文武大会,跟大臣说道。”
“我过去把鲁肃比作东汉开国功臣邓禹,当时你们争论没有停止过,现在又觉得如何呢?”
“大臣有些不理解,我不明白这个意思,觉得夸赞鲁肃太过了吧。”
“于是孙权解释其中的原因,过去邓禹见到光武帝,当时光武帝在更始帝手下,抚河北,行大司马事。”
“光武帝最初并没有帝王的志向,是邓禹劝说刘秀光复汉业。”
“刘秀最终能成为帝王,追索源头,开端是邓禹的提议。”
“而鲁肃为人豪爽有奇略,与我最初相谈,便涉及帝王基业。”
“鲁肃这点与邓禹相似,我才这么比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