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千古第一相管仲
管仲不仅是先秦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政治家。
他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辅佐了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可以说,管仲是中华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是华夏第一相。
他主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改革,很多经济制度直到如今还在沿用。
比如现在的国企和央企体制,就是两千多年前的管仲发明的。
同时管仲也是法家思想的先驱,他认为法虽然不可永远坚持。
但是法是存亡治乱的根源,是圣明君主用来作为天下最高标准的。
而且依法治国是有据可依的,管仲列举了古代的黄帝和尧帝,都是依靠法度来治国国家的。
而周朝的礼乐制度,其实也是来源于法。
管仲的法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治国上,与其说他是法家思想的先驱,也可以说他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
在治国上管仲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开创了很多治国先例,让齐桓公成为了第一个中原霸主。
“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导致管仲生活很贫困。”
“为了谋生,管仲做过当时认为是微贱的商人,联合好友鲍叔牙合伙做生意。”
“游历许多地方,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当兵的时候,临阵脱逃。”
“几次想当官,但都没有成功。”
“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齐僖公死后,太子诸儿即位,是为齐襄公。”
“当时,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
“不久,齐襄公因与鲁桓公的夫人私通之事暴露,索性将鲁桓公灌醉并杀死。”
“对此,管仲预感到齐国将会发生大乱。”
“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君的女儿,因此管仲就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去躲避。”
“三年后,齐国内乱。”
“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想急忙设法回国,以便夺取国君的宝座。”
“鲁庄公知道齐国无君后,万分焦急,立即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后来发现公子小白已经先出发回国。”
“管仲于是决定自请先行,亲率三十乘兵车到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去截击公子小白。”
“人马过即墨三十余里,正遇见公子小白的大队车马。”
“管仲等公子小白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