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疏《十渐不克终疏》。
指出太宗游猎纵欲、亲小人疏君子、崇尚奢华、劳役百姓等不予克制的后果,再次提醒太宗居安思危。
太宗听后深受感动并愿意改之,并将魏征的谏言做成屏风,可以天天看到警醒自己。
而他也效仿太宗,把魏征的《十渐不克终疏》做成屏风警示自己。
“贞观十七年,魏征的病情日趋严重。”
“魏征家中没有正厅,原先李世民屡次要为他营造,都被谢绝了。”
“前尚书右仆射温彦博病逝以后,家中没有正厅,灵枢就停放在侧厅里。”
“李世民得知这一情况后,才命人为之赶造了正厅,便为此唏嘘不已。”
“现在眼见魏征的病势转重,李世民为了让这位贤相寿终正寝,便用正准备建造小殿的材料给魏征建造了正厅,五天就竣工了。”
“李世民又顺从魏征所崇尚的高洁,遣派宫廷使者带着不加纹饰的屏风等家具赐给魏征。”
“魏征病势转重后,李世民更加担心,命中郎将住宿在魏家守候,以便随时沟通信息。”
“赐给魏征许多药饵、食物,宫中派出的使者不绝于道,还曾两次亲临魏宅探望。”
“第一次去时,李世民和魏征洽谈许久,十分投机,又下诏赠其被子两张。”
“第二次亲临魏宅,李世民带领太子李承乾和衡山公主。”
“魏征在床上让人给披上朝服,拖家带子见驾。”
“李世民见此潸然泪下,强忍悲伤安慰魏征,并询问魏征还有什么遗愿。”
“魏征放心不下大唐,在场的人无不唏嘘感慨。”
“贞观十七年正月十七日,李世民早朝时得知魏征去世的噩耗,时年六十四岁。”
“李世民亲临吊唁,恸哭不已,并罢朝五天,赠魏征谥号文贞。”
“李世民下诏赠其葬礼鼓乐四十人等厚葬魏征,陪葬昭陵。”
“魏征妻子裴氏称魏征平生节俭,豪华的葬礼会违背他的意愿,便只简单用布车装上魏征灵柩。”
“李世民召文武百官出城相送,并亲撰碑文和挽歌词,特赐魏征家实封九百户。”
“同年二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征列位第四。”
朱元璋:要是魏征知道自己死后,唐太宗把他的墓碑砸了,不知道作何感想。
魏征生前得到了唐太宗的敬重,但死后却卷入了风波。
魏征去世之后,唐太宗在朝会时对群臣说,魏征的去世如同他失去了明得失的一面明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