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秘密见面,周佛亥拿到手谕后仔细端详起来,张安平见状在一旁嘲弄道:
“周先生,你觉得这东西还有假的吗?”
不等对方回答,张安平又道:“搁古代,伪造这种东西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张某作为军统特工,这种禁忌岂能不知道?”
周佛亥哈哈大笑:“张长官误会了,我是好久没看到委座的笔迹了,一时间难以自持而已,勿怪,勿怪。”
因为张安平的打岔,周佛亥也结束了对手谕的鉴别工作。
其实他很熟悉大队长的笔迹,看到的第一眼就确定这是“真迹”,再加上张安平如此说,他也彻底放心下来,随后便将准备好的印钞模板交予了张安平。
在两人分别以后,周佛亥立刻让自己的妻子将这份来自“大队长”的手谕送到了香港,让其放到银行保险柜中储存起来,并再三叮嘱妻子:
“这是我以后保命的东西,一定要保存好,其他的不要问,什么都不要问。”
……
假钞模板被张安平派人送去了重庆。
随着假钞模板的抵达,张贯夫手上的假钞小组立刻进入了紧张有序的仿制工作。
随着几轮仿制的结束,假钞小组生产出来的中储卷,跟汪伪发行的中储卷已经没有了任何区别。
可以这么说,张贯夫领导的假钞小组,完全可以改名成“中储卷生产小组”了——在要技术有技术、要模板有模板、要凸版印刷机有凸版印刷机的情况下,他们生产的根本就不是假钞,而是重庆国民政府免费替汪伪“代工”生产的真钞!
中储卷是今年元旦时候发行的,但在发行之前,汪伪可没少下力气,刚开始的时候,为了保证购买力,还做了诸多的措施,甚至以1:2的比例兑换沦陷区内流通的法币。
中储卷迄今为止流通了不过七个月,还没开始大规模滥发,甚至连面额都暂时还有良心,最高不过是十元面额,并辅以1、2、5的角币和1、5的分币。
经过七个月时间的酝酿、维持购买力,在沦陷区内的流通量,差不多和法币持平了——这还“多亏”了汉奸集团卖力推广的原因。
可以说这个时候,对刚刚造出了“中储卷”的军统来说,正是最好的机会!
经过二十多天的奋力囤货,军统囤积了足够数量的中储卷后,便开始通过沦陷区的区站组能触角进行了中储卷的“推广”工作。
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无数的10元面额的中储卷被军统使用,大量的物资被扫荡,当日本人和汪伪政府反应过来的时候,都直接懵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