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后迁往台湾进行继续劳改。
至于等待这些汉奸和日本人的,自然是正义的审判。
消息一经披露,举国沸腾。
之前人们还以为会让这些人逍遥法外,却没想到军统竟然布下了这么一个局。
这一次军统做的事,无疑让全国人民非常的满意,无数的宣传效果,竟然比不过这一次的挖坑。
要知道军统可是成立了宣传机构,专门负责宣传军统的抗日工作,虽然说效果不错,但军统的恶心事太多了,向来是贬大于褒。
这一次,却得到了一致的赞扬,着实不易。
而汉奸们和有心要跑的日本人去如丧考妣,原以为这是一条路子,他们还在等待第三轮的移民,没想到这是一个天坑——第一批和第二批的移民,全都落进了军统早就准备好的大网之中。
本就绝望的他们,这下更绝望了。
但这也让不少的汉奸拼了命的向军统靠拢,力求在日本人投降以后能得到军统的庇佑。
在这种背景下,大量对军统投诚的汉奸,交代了无数并不在军统“小本本”上的各种龌龊事,让军统早就准备好的清算名单厚了不止一倍。
……
这种里子和面子双收的好事,让习惯于整天严肃的戴春风接下来挂了好几天的笑意。
而对军统来说,好事还不止于此。
同样是八月初,一份国民政府的调令正式生效:
免去徐蒽增中统副局长的职务,调任交通部任政务次长。
1928年,党务调查科成立,徐蒽增出任副科长(实际掌控党务调查科),1935年,党务调查科改组党务调查处,1938年,改组为中统——这位一手组建、掌控了中统足足17年的特务头子,迎来了政治生命的终结。
对戴春风而言,自他投入了情报这一行后,党务科(处)就一直是压在头上的大山,直到抗战全面爆发以后,党务处改组中统,因为内部的权力斗争而逐渐被他占据了上风。
历经十几年,现在终于彻底的干趴了这个宿敌,着实不易啊!
在徐蒽增正式调令生效的当日,戴春风特意将张安平请到了家里,舅甥俩美美的喝了一顿酒。
对戴春风而言,打垮徐蒽增这个宿命之敌人,自己的外甥,功不可没。
这一顿酒,张安平同样喝的非常非常的舒畅。
他喝的这么舒畅,不是因为徐蒽增垮台了,而是因为……
好消息马上就要来了。
果然,接下来好消息就来了!
1945年八月六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