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自己的眼中?
可是,如果真的落到了自己手上,他又岂能不知道?
可既然张安平在电报中称人已经由直属局本部的交通站送至了重庆,他便立刻安排人排查起来,看是不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这一查,【乌龙事件】便彻彻底底的展露了出来。
原来,杨书荃是军统电讯主管魏大铭的人,是直属于他的一枚暗子——杨书荃和李康发生了争斗后,因为李康彼时扬言要通过特务体系一直收拾他,杨书荃无奈决意放弃潜伏,便搞到了外交密电本后便撤回了重庆。
按照正常情况来讲,魏大铭拿到密电本后就能意识到其重要性,可惜当时的魏大铭因为裤裆里的那点事,被戴春风下令关了一个月,出来后的他无心工作,也没有亲自见一个失去了潜伏意义的特务,便让手下人接待了杨书荃。
岂料他这名手下对情报业务狗屁不通,面对杨书荃递交的外交密电本,翻了翻以后便将其丢到了档案室里吃灰——若不是因为张安平的这封电报让这本密电本重见天日,说不得得一直吃灰到焚毁。
了解到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后,老戴好悬没被气死,这么一本重要的密电本,竟然会因为手下的有眼无珠放到档案室吃灰!(这是真事,杨书荃——韩诗荃。)
倒霉的魏大铭,被老戴二话不说的又给关起来了。
……
上海。
张安平收到了局本部的回电,称密电本确在局本部,但这套密电极其复杂,破译起来尚需要时间,且极不容易破解。
“我问的是这个吗?”
张安平一头雾水,他关心的是这本外交密电本是不是日本人放出的饵,可局本部回的电报让他有些看不懂。
他遂接连发了三封电报,要求局本部将事情解释清楚。
老戴本来是不想让外甥看这个笑话的,所以才在回电中含糊其辞,可外甥接连发了三封电报问同一个问题,他自然就意识到了张安平极其重视,只好将这件事的原委告诉了张安平,并在电报中表示:
这本外交密电本是真!
国民政府的情报部门中,有魏大铭这样的坑货,但也有很多的人才,早在全面抗战没有爆发前,“密电监译所”就已经对日本外交密电展开了破解工作,且已经有所收获。
只不过随着日本外务省密电本的升级,监译工作又陷入了瓶颈中,但这本密电本的出现让监译所这边欣喜若狂,日本人认为这份密电是无法破解的,但监译所早就摸清了日本外交密电的规则,有了这本密电本,他们保证破解工作将会在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