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结构性的矛盾、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经营会越来越困难。
正常来说,供求关系的变化会驱动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然而,由于我们正在国际市场上快速扩张,大量产品销往海外。这样不仅使得国内供大于求的矛盾被抵消掉了,而且产能还在以极快的速度继续扩张。
国际资本和跨国集团正处于向金融资本转型的过程中,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漂亮币不再与黄金挂钩,开始采用浮动汇率的货币金融政策。欧美国家开始以提高净资本流动率的方法来维持实际消费,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但资本创造的价值却源源不断的向发达国家回流。
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本收益,发达国家依靠强权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到核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中来,也就是世界体系理论。(核心区也就是最发达的、工业化且富裕的国家。半边缘区域也就是中等富裕、经济多样性的国家,边缘区域是基于农业和矿业等狭隘经济基础的国家),发达国家想法设法地用市场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忽悠发展中国家,这样国际资本和跨国集团就能不受限制,毫无阻碍的涌入发展中国家,抢占战略资源。
但是他们通常只追求短期利益,占有时间不会太长,榨取到足够的利润或者遇到经济波动后就会溜走。在这种模式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程度远远超过了五六十年代的水平。而当时的国际社会发生了巨变,而我们的政治经济环境是相当稳定的,产业资本正在迅速扩张,并且越来越开放,这就成了国际资本转移的最佳地。
一般贸易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能够反应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这个数值越高就意味着产品的附加值、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就越强。根据微笑曲线理论,附加值最高的是研发和销售,加工制造是附加值最低的。而跨国集团产业转移出去的,基本上都是最低端的组装加工,高附加值的东西他们都掌握在自己手上。他们响应发展中国家的号召跑去投资建厂,工人的工资比本国要便宜很多倍,环境污染也不用操心,最后产品和利润都运回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则是用高利率和低币值来吸引西方金融资本,而且还怕外资不来,我们甚至还开出了特别优惠待遇吸引他们过来。
这么做的好处自然也是有的,我们得到了快速发展,出口总额也在快速增长。但是这个增长却是不稳定的,有数年的一般贸易出口占比开始下降,而外资企业的一般贸易出口却显著提升了。这就意味着国家资本逐渐控制了我们的高附加值产业及出口。
不过这些都没什么,不过是发展中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