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竞技场
“说起来”商洛忽然想起一件事,“这个项目,是不是也可以让亚历山大方面也参与进来?”
毕竟,亚历山大方面的合作早就已经开始了。不过那里的合作是商洛去之前就已经开始的,和商洛的关系不大。
【我记得那里的合作,主要是和赛伯勒尼亚有关。虽然实际施工的时候还是罗马人自己施工的,不过灯塔系统的奖励还是和震旦的协助离不开关系。】
“话说,朝廷当时是怎么愿意帮忙的?”
“这个我正好知道。”维多利亚回道,“当时似乎是为了还人情。修明堂的时候,罗马人是出过力的。”
罗马人对东方的称呼是imperiumsinica。对应的,罗马人对自己的称呼则是imperiumromanum。imperium代表帝国,sinica则是震旦。
在罗马灭亡的过程中,虽然不好说是“震旦出了力”,但在商洛来之前,实际上大家就已经在琢磨着怎么对罗马进行临终关怀了——当然,当时还没决定让罗马真的去死就是,只是升官发财,备着一副。朝廷实际上也并未对罗马的事情投入太多的精力,只是派遣了技术力量前去参与赛伯勒尼亚的设计。
这姑且,算是帮罗马修坟头。
这件事往回推,就是修建明堂的时候了。如维多利亚所说,罗马人当年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当年紫金山的山顶上修建大皇宫的明堂的时候,使用了石制的建筑主体。这么做是为了防火。
毕竟:明堂者,王者之堂也。明堂是天子接受诸侯朝觐的地方,自古以来的明堂都修建得极其高大。而明堂要协和天地,因此要求下方上圆——不过虽然规矩在那里,但历代多半都不把明堂当作宫殿内的主殿,多半是当作祭天的场合来使用。
大明修建明堂的时候,是在永庆中兴时。那时以现在的角度来看还是前现代,可以参照的例子就只有武则天的明堂“万象神宫”。但万象神宫的下场,就是在火灾中被烧毁。
现在想想,万象神宫不烧了才是奇怪,迟早要被烧掉的。毕竟万象神宫快有100米高了,即使是搁到现在也算是高层建筑,一旦烧起来根本就没有办法灭火。
而大明的明堂是修建在紫金山顶上的。这不只是普通的高而已,还在周边区域的制高点,一定会遭雷劈。如果还是和万象神宫一样用木头来修,那这耗资亿万的工程奇观能存在多久就只能看老天爷有多赏脸。
更要命的是,这玩意儿在整个京城都能看到。如果它真的“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