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他以35岁的年龄临危受命执掌伊利大局。
在刚上任的2005年经营目标讨论会上,所有人都看衰伊利。
一派认为能保持04年的水平就不错了,另一派更是直言2005年将出现下滑。
当时他一直没有表态,直到会议结束时,才站起来说:“我要带领伊利成为华夏乳业历史上第一个破百亿的企业。”
而今年,他做到了。
但却高兴不起来。
先是竞争奥运赞助资格失利,不仅蒙牛在背地里幸灾乐祸,更是极大的影响到了伊利的营销战略。
麻烦接憧而至,
年中的奶业信任危机后,相关部门虽然提高了收奶质量标准,但提升程度伊利能接受。
同时又没有出台相关管理条例,蒙混一下就过去了。
现在有了正式的管理办法,提高收奶标准已成既定事实。
奶农有奶农的应对。
但企业也要有自己的准备,只是想到要饲喂苜蓿,他就感到一阵牙疼。
河西乳业大肆扩建奶源基地,以及抢占营销资源,消耗了大量资金。
伊利和蒙牛正准备在市场端发力,联合打压河西乳业,让其资金得不到回流,从而陷入困境。
可牧草啊!牧草!
这可是嘉禾起家的领域,从种子到终端的产品,全国无人可敌!
看着还未离去的助手陈燕秋,潘刚说道:“继续集中精力,保持并拉大全线产品的市场优势。”
“同时加强与铁道部门的沟通,新的物流方式尽快上马。”
一直以来,乳品企业对于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控制能力就很弱。
市场在催产品,但是企业不知道产品到了哪里,运输时间也没办法控制。
为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与铁道部门联合就是伊利的战略选择。
仅一个专列,就能节省20万元的费用。
想到河西乳业的冷链运输建设,潘刚心底情绪复杂。
乳业搞冷链运输?再有钱也经不住糟蹋,这是他原来的想法。
现在他可不敢这么想,河西乳业有源源不断的现金奶牛支撑。
陈燕秋坐在一旁,说道:“铁道部门那边已经在测试定时定点定路线了。”
“还有个麻烦,河西的产品发布会还有两天就开始了,新的广告应该也会在华夏电视台同步上线。”
潘刚揉了揉脑门,真是个头疼的对手!
不得不承认,伊利大意了!
从营销角度看,在未来的几年最大的可以利用的国际项目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