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鸣科两位专家这段时间也四处奔波。
郭阳再次见到两人时,只看到了黑黢黢的脸,粗糙的皮肤,全身上下都是被蚊虫叮咬留下的伤疤。
险些没有认出来。
见到这种场景,郭阳也心有不忍,他把这件事情搞得有点复杂了。
当即就回到金沙萨和马塔迪两处新租的种子仓库,将各种种子都给培育了出来。
香蕉、菠萝、芒果、油梨、番木瓜;
玉米、木薯、水稻、小麦;
油棕。
一共10个品种。
现在自然能量多了,郭阳也没在这方面吝啬,培育的都是一些有竞争力的品种。
消耗了1523点自然能量。
其中最高的是香蕉和油棕,分别用掉了311和336点。
香蕉主要突出品质和病虫害抗性,主要冲击高端有机农产品市场。
油棕则看重棕榈油产量,以及生物柴油转化量,同时也兼顾了一些抗性特征。
其它品种,也是同样的逻辑。
热带水果注重品质;
粮食作物注重产量和适应性,全部都是大品种,主打一个东边不亮西边亮。
除了这些,国内已有的蔬菜和粮食品种,也都将到非洲来试试水。
等把所有种子都培育好后,郭阳直接把还在各地调研农场、走访树农的李义和邓鸣科抓了回来。
两人近期都已被晒得头晕眼。
郭阳说道:“邓老叻,你可是嘉禾找来的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出事了可怎么办?”
“还没那么脆弱。”邓鸣科摆了摆手,“现在当务之急是把种子准备好,等组培工厂和苗圃一建好就能动起来。”
“种子已经从国内运过来了。”
“油棕和果树呢?”
“都有。”
见两人不信,郭阳也不多说,直接把两人带到了仓库。
邓鸣科和李义两人看着那分门别类的种子,都愣在了当场。
“不是说好要自己培育吗?”
“两条腿走路嘛。”郭阳笑了笑,说道:“这些种子也还不够看。”
邓鸣科说道:“那后面就得看小李的了,胚苗规模化繁育技术可是他的专长。”
“哦?一年能生产多少苗。”
“一条生产线能100万株油棕苗。”李义说道:“只是在刚果(金)缺人缺设备缺材料,投资可能会有点高。”
“这我来想办法。”
郭阳沉吟了会儿,说道:“这样吧,我马上要回国,需要哪些东西,整理个详细的清单给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