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行业标准,连管理职能都还挂在体育局下面的航模运动类。”
“啥?”
“归体育局管?”
一阵错愕,郭阳记得丰凯应该早就和相关部门提过这事了。
“归口部门已经快办好了。”林部说道:“现在是要建立行业安全标准。”
现在国内能商用的农业无人机就只有丰凯一家,郭阳已经弄明白了怎么一回事。
“没问题,领导,回头我就成立个小组,任凭领导差遣。”
“行了行了,等过段时间,看看植保无人机效果,就会考虑纳入农机补贴名单。”
“好叻,领导。”
农业无人机没有行业标准,甚至连归口部门都还模糊不清,这确实是一大弊病。
也因此,机手培训才越发重要,一名好的飞手,是需要时间才能喂出来的。
郭阳又看了看群消息,内部评价,有失公允,看了会儿,就受不了各种修辞手法。
还是去网上看看舆论情况。
这是一个明智之举。
发布会结束之后,现场视频就已经上传,也有不少网络媒体刊发了图文报道。
视频和广告下的评论积攒了不少,大多是正面的,很看好这次科技突破。
“只有下水稻田打过农药的,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真轻松,一块田几分钟就干完了。”
“看了丰凯的无人机植保解决方案,我决定回老家种荔枝了,老父亲上了年纪,实在不忍心600多亩果园就这么丢荒了。”
“航拍机是真的酷!”
“航拍机感觉不适合国内市场,国内玩极限运动的少。”
此类评论让郭阳看了心情不错,至于航拍机应用场景,其实并不少,只是清晰度还需要提升。
网上也不是一边倒的好评,质疑也同样存在。
他梳理了下,主要集中在电驱动,续航时间短和载重量都远低于国外同等汽油直升无人机。
倒是没有同行的直接批判。
因为这时候丰凯的植保无人机,以及垂直起降多轴航拍一体机,都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存在。
你要批判,总得把自家的东西拿出来对比吧!
丰凯不仅召开了发布会,还直接开启了销售,甚至当天,就有不少用户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下单购买了丰凯产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