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普特那姆教授通过关系找到了我,希望能邀请你去学校,以学术交流的名义。”
翁立新说道:“这件事学校方面不好拒绝,但还是要看伱的意愿。”
戴维斯分校郭阳当然清楚,原身最初获得的国家奖学金就是到戴维斯分校进修,后来又给了陈云鹏。
戴维斯分校最初是一所农学院,并入加州大学系统后才发展为综合性大学。
其植物学、草学、农业科学等专业,常年排名全球前三。
郭阳说道:“没问题,老师,但学术上,我可能要稍微差些。”
“你那是差一些吗?”翁立新怼起人来依然不留情,说道:“让你混个博士毕业证都不愿意。”
“主要还是太忙了。”
翁立新说道:“没事,普特那姆教授也主要是想交流下育种经验,这种东西本来就需要坚持和运气,你如实交流就行。”
如实说?那能说吗?郭阳面色古怪,苜禾1号可是通过种子商店培育出来的。
翁立新继续说道:“对方可能也是对苜禾1号有想法,但既然是以学术交流的名义,应该不会强求。”
“毕竟谁也不知道,苜禾1号能不能适应北美的地理条件。”
“好的,老师。”
“我等会儿把联系方式发你,在外注意安全。”
……
戴维斯市的地理环境非常好,是加州黄金地带的一部分,距离洛杉矶、旧金山、萨克拉门托都比较近。
学校的环境也很符合农学院的风格。
周边是广袤的农田,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试验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城市。
在戴维斯分校大约1000英亩的试验田里,教授普特那姆展示了他们的科研成果。
有改良的苜蓿品种、多种灌溉措施、收获设备、牧草储藏与运输。
郭阳称赞道:“了不起的成果。”
普特那姆教授是一个友善的白人老头,稍长的白发随风飘动着。
“我们也有耐盐碱的苜禾品种,但听巴恩斯说,嘉禾的苜禾1号,不仅品质高,对盐碱地的耐受性也好的出奇。”
巴恩斯?尼特罗的巴恩斯?郭阳心里大概有数了。
不过似乎巴恩斯更关注苜蓿的品质,对改良盐碱地土壤的效果可能还没怎么关注到。
关于盐碱地土壤的数据变化,嘉禾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即使苏国洲、周博士等人,也只了解前两年的数据。
“对,苜禾1号确实是个很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